学习方法的论文(5)

2020-06-24实用文

六、上课记笔记的好习惯

  俗语讲:好记性不如一个短笔头。中国有句古话: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学习好,上课记好笔记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要做好听课笔记,学生的思维进程与教师的思维进程必须一致,抛开与听课

  无关的杂念,思维不能“溜小车”。

  因此,我们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一些教师反复提示、提醒的知识要点、解题思路等,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适当做一些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记笔记还要养成事后整理和复习的良好习惯。随着中学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如果因时间限制,当堂记的东西较零乱,那么课后还要进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过程,而且还能锻炼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一举多得

七、及时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做作业的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学的作业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书面的,二是看书思考或实践操作的。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做作业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再反思的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总结、再提高的过程。人们说“学习本质上是一个人道主义的事业”,会反思的学生就是深深领悟学习本义的人,并把学习这一活动转化为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一种责任感,一种发自内心的学习热情,一种对学习、对自我人生、对未来精益求精的态度。

八、养成全面发展的好习惯

  从教育史发展的进程上看,社会本位的教育观要求教育以社会为价值的主体,满足社会需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学生本位的教育观要求教育应满足学生主体的需要,教育应以学生的兴趣、需要为出发点,让学生主动、自由地发展。但是,社会的发展也对时代提出了自己的苛刻要求,那就是“全人”的教育与发展。虽然说“人无完人”“金无赤璧”,但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要求中学生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这就要求中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对不喜欢的学科或基础薄弱的学科,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这是克服偏科现象的有效方法。 作为中学生来讲,更应该注重自己知识学习的全面性,为自己的未来奠基。要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就必须建立自己合理全面的知识结构,以创新自己诗意的人生。

九、主动强化阶段复习的好习惯

  复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阶段,对加强知识巩固、促进知识系统化、提升知识的应用水平、促进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在大脑中勾画图式。这是使知识系统化,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一环。

  之所以要强化自己阶段性的复习,就是要使自己能够主动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复习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地记忆得到一个串联,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

  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计划地不间断复习。

  作为教师,如何复习更有效,应该多听听学生的想法,学生最有发言权。教法要以学法为依据,为学法服务。指导复习也是这样。而作为学生,可以经常在班内参与到学习方法、复习方法的“群英会”中去,在与他人交流复习经验、体会的同时,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反思总结,不断完善、优化自己的复习方法和策略。

十、建立自己社会责任感的好习惯

  当代社会及经济发展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如自然灾害、公共污染、社会、计算机病毒肆虐等威胁;社会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导致信息的过度泛滥与污染等。而且这些副作用越来越难以预测和控制,有时甚至导致犯罪。要有效地防止和减少学习生活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自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术的同时,了解不正当地使用这些知识、技术可能对人类所带来的巨大危害,充分认识其自身对此应尽的义务及所承担的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是“良好学习习惯”这个大舞台上的一个小音符,都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弹奏出自己最美妙的旋律。

  聆听窗外的声音,感受心灵的搏动,“良好学习习惯”是一支永远弹奏不完的美妙乐曲,需要你我共同携手谱出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人生乐章。

  参考文献:

  [1]张爱卿.现代教育行为心理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马秀春.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

  [3]张磊.社会责任意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刘达仁.学生思想教育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有关学习方法的论文】相关文章:

1.有关学习方法的作文

2.学习方法讲座论文

3.有关学习方法的名言

4.有关学习方法的故事

5.有关学习方法的演讲稿2000字

6.有关学习方法的演讲稿

7.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句子

8.有关于学习方法的名言大全

上一篇:学习方法讲座观后感下一篇:学习优秀教师事迹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