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讨论文(2)

2020-07-26实用文

4共引文献

  除了早期的一些经典著作,部分学者的研究也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探索做出了贡献。表1是样本文献中共引排名前五的文献研究初期杨永等学者以财政投入为切入点对影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因素进行深入挖掘,随后也引发不少学者对地方财政公共文化服务支出效率、支出规模绩效评价、财政保障机制和财政激励等内容的研究。财政投入结构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国家的分配方式,区域间、城乡间、不同种类公共服务间的投入结构失衡,制约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供给主体缺乏动力、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不健全、不灵活等都是影响我国公共服务文化均等化的重要因素。[2]除了关注完善财税政策、信贷手段,建立多渠道的社会投入机制等具体解决措施之外,之后的学者立足全局,开始了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路。王列生等学者放眼于美、英、法的公共文化政策,通过中西比较、相互借鉴,从体制障碍、意识形态、利益配置等方面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详细论述。周晓丽等学者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分为权威型供给、商业型供给和志愿型供给,随着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共治模式也应运而生。[5]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道路模式理论探索的过程中,学者们也开始了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践的探索,主要围绕评价指标体系和地区的覆盖范围开展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评价研究。微观层面主要是选取与某项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多个指标,对全国范围、几个代表区域或者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比较。例如方标军等学者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为切入点,选取了公共图书馆年收入、财政拨款、总藏量、从业人员数、活动总量等12项内容作为评价指标,分别计算了公共图书馆资源分配均等化指数和公共图书馆服务提供均等化指数,以此分析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水平。[6]宏观层面主要通过构建覆盖范围较广的基本公共服务评价体系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来衡量区域和不同群体间的均等化水平。例如彭尚平等学者对成都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王新民等学者基于我国31个省域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基本公共服务评价所涉及到的内容较为丰富,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通过选取几个能够反映该领域实际情况的有代表性的指标,例如教育方面选择“教育支出占地方一般财政支出的比例”“中小学生均教育事业经费支出”等指标,文化方面选择“文化事业机构数”“组织文艺活动次数”等指标进行不同时空序列的分析和比较,从总体上把握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内容主要是按照不同的服务阶段例如“投入—产出—受益”过程,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文化事业具有一定公益性可以均等化,例如公共图书馆、乡镇文化站这些最基本的文化事业应该列入,所有公民都有权享受公共图书馆的借阅服务,提供服务是政府职责所在,而文化产业带有较强的市场性,通常很难均等化。[7]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日益成为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热点内容。近些年国家有关部门也积极推进了一系列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重大数字文化工程。2015年6月,文化部办公厅下发《文化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号召各地区加强对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完善工作机制,结合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步伐。各省建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站,利用自身优势建设了不同的服务项目,例如北京市的精品文化资源库、戏曲舞台,天津市的家庭虚拟图书馆服务,内蒙古的草原文化、草原艺苑服务,福建省的闽台文化服务等,创新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极大程度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但由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起步较晚,各地虽然积极进行建设,但尚未达到可均等化的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建设工作的完善,未来可以考虑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范围。

5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共现研究是通过提取样本文献中的关键词,通过关键词的演变、聚类反映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变迁。笔者以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的关键词共现频次大于7次,排名前7位的关键词(见表2),作为研究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核心。根据样本文献关键词聚类得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关键词聚类的知识图谱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于2008年在我国学术界初现,随后关于均等化的探索逐渐深入。由于样本文献以“公共文化服务”并含“均等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所以“公共文化服务”和“均等化”成为关键词共现网络的核心。早期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理论推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并为公共服务市场化奠定了理论基础。文化产品按照主流观点分为纯公共文化产品、准公共文化产品和私人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是纯公共文化产品与准公共文化产品的集合,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则是“纯度”最高的公共文化服务,非竞争、非排他以及较强的外溢性决定着其供给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8]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服务供给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不少学者以各地公共图书馆为缩影进行研究,以对比、折射出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研究提升服务效能的路径。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长期目标,首要任务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没有标准就无法衡量均等化的实现程度。“十三五”时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主要发展指标包括公共图书馆年流通人次、文化馆(站)年服务人次、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国民综合阅读率等,把庞大的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转化为一些具体目标和指标,通过精细化设计和目标管理等方式,有利于加快均等化实现的步伐。

6学科分布与合作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样本文献主要分布于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样本文献中,属于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文献占总量的64.5%,不难看出已有文献中,综合性的学科交叉研究较少,且研究作者间的合作程度较低,分布松散,尚未形成紧密的合作研究共同体。哲学与人文科学学科侧重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的探索,如柯平[9]、陈昊琳[10]、张波[11]、杨泽喜[12]等学者;社会科学侧重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证分析,如方标军[6]、王洛忠[8]、李国新[13]等学者。样本文献中,不少研究带头人如杨永、吴理财、柯平等学者研究项目都有基金依托,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向前迈进。7结语

  我国学者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实践与我国公共政策相互推动促进,“十一五”规划是较早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国家级文件,随着政府加大对文化事业投入及一系列公共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的开展,促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伴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颁布,掀起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的热潮。但学者间研究相互合作的程度较低,目前尽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文献数量有下降趋势,但不同学科之间研究的相互交叉,也会催生一些新的研究方向,例如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运用而产生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这些新的研究方向,仍然是炙手可热的研究主题,将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沪宁.罗尔斯《正义论》中译本序[EB/OL].

  [2]杨永,朱春雷.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三维视角分析[J].理论月刊,2008(9):150-152.

  [3]陈立旭.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J].浙江社会科学,2011(12):4-7.

  [4]朱丽华,魏翠玲,袁贞.推进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对策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21-122,129

  [5]周晓丽,毛寿龙.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2008(1):90-95.

  [6]方标军,丁宏.江苏省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测评与分析——基于泰尔指数法的实证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4(3):5-9.

  [7]常修泽.中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2):66-71.

  [8]王洛忠,李帆.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构建与地区差距测量[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1):184-195.

  [9]柯平,朱明,何颖芳.构建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2):24-29.

  [10]陈昊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概念演变与协同[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2):4-9.

  [11]张波.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政治意蕴及其供给逻辑[J].理论探讨,2015(2):150-153.

  [12]杨泽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逻辑原点与路径选择[J].江汉论坛,2012(5):141-144.

  [13]李国新,张勇.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中部崛起”[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6):4-12.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讨论文】相关文章:

1.财政公平视角下的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分析论文

2.数字化环境中的公共文化服务论文

3.重庆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状况实证研究论文

4.公共服务论文

5.公共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论文

6.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论文

7.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宣传标语

8.关于公共服务的论文

上一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下一篇:教育均衡发展的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