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洛阳城有感原文翻译

2020-08-12实用文

故洛阳城有感原文翻译

  以下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故洛阳城有感原文翻译,感兴趣又喜欢古诗词的朋友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洛阳城有感》原文

  作者:唐·杜牧

  一片宫墙当道危,行人为尔去迟迟。

  筚圭苑里秋风后,平乐馆前斜日时。

  锢党岂能留汉鼎,清谈空解识胡儿。

  千烧万战坤灵死,惨惨终年鸟雀悲。

  《故洛阳城有感》注释

  ①故洛阳城:指汉、魏时的洛阳旧城。在今洛阳市东洛水北岸。此诗疑亦开成元年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时作。

  ②筚圭苑:汉灵帝光和三年建,东筚圭苑周一千五百步,中有鱼梁台;西筚圭苑周三千三百步,均在洛阳宣平门外。见《后汉书·灵帝纪》及注。

  ③平乐馆:在洛阳故城西。东汉中平五年十月,灵帝曾自称无上将军,在此讲武。见《后汉书·灵帝纪》及注。

  ④锢党:禁锢党人。汉鼎:汉政权。鼎为传国重器,政权象征。东汉桓帝时,宦官擅权,横行不法,朝政日非。李膺、陈蕃等和太学诸生三万馀人互相褒重,猛烈抨击宦官集团。延熹九年宦官诬告李膺等人交结诸郡生徒,共为部党。于是桓帝下令逮捕党人,后放归田里,禁锢终身。灵帝时,李膺等人又因谋诛宦官败露,百馀人下狱死,六七百人遭流徙、监禁。李膺“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事见《后汉书·党锢列传》。

  ⑤清谈:谈论老庄玄理。晋王衍好清谈,有一次羯族人石勒行贩于洛阳,倚啸于上东门。王衍见之,对左右说:“向者胡雏,吾观其声,视有奇志,恐将为天下之患。”遂派人追捕,但石勒已离去。事见《晋书·石勒载记上》。又唐开元中张九龄认为胡人安禄山将乱幽州,主张趁其讨奚、契丹失败时杀掉他,以绝后患。但唐玄宗不听,说:“卿无以王衍知石勒而害忠良。”后遂酿成“安史之乱”。事见《新唐书·张九龄传》。

  ⑥坤灵:地神。

  《故洛阳城有感》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杜牧的诗全集栏目。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杜牧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他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其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系太和八年(834)32岁时所书。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 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故洛阳城有感》繁体对照

  壹片宮墻當道危,行人為爾去遲遲。

  篳圭苑裏秋風後,平樂館前斜日時。

  錮黨豈能留漢鼎,清談空解識胡兒。

  千燒萬戰坤靈死,慘慘終年鳥雀悲。

【故洛阳城有感原文翻译】相关文章:

1.公输原文及翻译原文翻译

2.《南史》的原文内容及原文翻译

3.师说原文及翻译

4.口技原文及翻译

5.《山石》原文及翻译

6.左传原文及翻译

7.伤仲永原文翻译

8.《左传》原文及翻译

上一篇:后汉书杨琁传文言文翻译下一篇:关于《宋书·羊欣传》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