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
在生活的不同时期,前后读过几遍,大多是从书架上拿出来翻开读一段再放回去。有了电子书之后就更方便了。这次回来没能带什么书,在医院,在地铁,在等人的时候,翻出来常看的段落读几页,安神补脑,一如既往靠得住。
托尔斯泰两部巨著,《战争与和平》我不是很喜欢,当然除了这个无敌的名字。十几年前买的第一个iPod可以刻字,银光闪闪的背面刻的就是这一句:Aiting‘s War and Peace--年轻时候很戏剧化。如今谁会在iPhone背面刻字呢,Apple是要没落了。
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每个人都知道:俄罗斯冬夜的火车站,风急雪骤,美丽的安娜,英俊的渥伦斯基表白。幸福的故事是相似的,不幸的故事,是可预见的。当然这需要一点阅历。如果是拍同人故事,后面的悲剧可以是渥伦斯基在站台上等待时的想象。镜头闪回,安娜穿过风雪向他走来,老了一点的渥伦斯基沉着地致意,对着安娜亮晶晶的眼睛,把要出口的那句“I have come to be where you are.” 给生生的咽回去,忍着。
若能遥遥相望,“如月光撒向海面”,决不至于使安娜赔上性命。然而,那样就没有这个好看的悲剧了。
这几年读的多的是《安娜卡列尼娜》的另外一条线,列文。据说这个人物有作者的影子,是托翁的自画像。那么托尔斯泰年轻时候是个多么沉静可贵的人哪。
列文在书的最后,有一个领悟,知道了生活的真谛是如何的 “there will be still the same wall between my soul and other people, even my wife; I shall still go on scolding her for my own terror, and being remorseful for it; I shall still be as unabe to understand with my reason why i pray, and I shall still go on praying...but my life now, every minute of it, is no more meaningless, as it was before. It has the positive meaning of goodness, which I have the power to put into it.”
这真是很优美的一段话*,意义非凡。只是,如果读者不能跟随800页列文的挣扎,这段话也许仍不意味着什么。
被评选为世界上最好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好在于它的丰富性。剧情都似曾相识,好像去向往已久的罗马,知道有角斗场,有梵蒂冈。第一次身临其境时,因为熟悉反而有点失望。正当失望之际,就在夜里,走过的一个街口,一处古迹,让你惊异于它的美与不朽,从此死心塌愿意一再的回去。
最近喜欢的段落,是书中较早时期的列文和他的田野:
春天来了,冰雪融化。列文走在田野中,脚下是开始松软起来的土地。他跟他的农夫们对话,看孩子们赤着脚在小径上追逐。远处的鸟叫了起来,空气中有冷冽的雪的味道。朋友从城里来看他了,带来了心上人的消息。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
说《安娜.卡列宁娜》是长篇巨制,可是时间跨度并不长,场景设置算不上恢宏;写爱情,并不摄人心魂;写故事,并不曲折离奇;写尽世俗,人间百态,也是点到即止;可就是这样的长篇小说,也足以吸引我很快进入到十九世纪后半段的沙皇俄国,从莫斯科,彼得堡,到外省乡村,一幅广阔多彩的社会图景在眼前铺开,150多个人物个性鲜明地跃然纸上。所以,我读到后面一直在思考,托尔斯泰的这支笔到底妙在哪?那就是他出色的心理描写。
一方面,书中的主要人物都经历了曲折的心理变化过程,作者对于主角们的每一次心理和精神上经历的嬗变都写得肌理分明,细致入微。这其中,最丰满的形象要属安娜和列文。安娜的鲜艳,妩媚,开朗,落落大方到后来的羞愧,孤僻,猜疑,被欲望吞噬。列文从敏感自尊又热爱劳动充满活力到后来婚后出现的精神危机,以及从宗教中找到自己的信仰。(托尔斯泰安排他们在第七部中相遇,唯一的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就让列文对之产生了爱怜的情感。)要把这样丰满的人物形象总结下来,可能需要另开一篇了。而这里我最想说的是吉娣和陶丽两名普通女性角色的心理蜕变和心理矛盾。
上卷中,列文和吉娣迅速地抓住了我的眼球,虽然一开始他们并没有成功相爱。安娜曾经这么对吉娣说“您现在的年华真太宝贵了,我清清楚楚地记得,那好比弥漫在瑞士群山中的蔚蓝色雾霭。这种蔚蓝色雾霭笼罩着童年即将结束时那个年代幸福的一切,过了这快乐幸福的阶段,路就越来越窄了,踏上这段道路真叫人又惊又喜,尽管它看来还是光明美好的。”她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吉娣所处的美好年华里一切都充满着无限的可能,而失恋后的吉娣害了一场大病,意志消沉,出国疗养遇到了改变她的华伦加,她的身上有着“超脱吉娣所十分厌恶的世俗男女关系的生活情趣和生活价值。”这一点深深吸引了吉娣,并启发了她,带领她到了一个崭新的,崇高而美丽的新世界,从这个高处可以冷静地观察往事。最后,吉娣明白了一个人只要能忘我,热爱别人,就能心安理得,幸福康宁。而这一点我们在后来吉娣爱上列文,婚后同丈夫住在乡间,料理家务,特别是跟随列文去看望他临终的哥哥那一幕可以看出来,这样的心里蜕变在吉娣身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而说到内心矛盾,陶丽去访问安娜一行则被作者刻画得真实而深刻。从开始在富裕农民家喝茶时同农妇谈论孩子的问题开始的四个小时的去程中,她从各个方面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认为自己受困于怀孕生子的家庭生活中得不到片刻安宁,看到的是“人人都在生活,人人都在享受生的欢乐。”而就是没有她的份,对自己的生活是嫌恶的否定的。到达安娜家里,参观了富丽堂皇,贵重崭新的房子,了解了她的处境,参加了上流社会那些风度翩翩的贵人的聚会之后,却觉得“好像在跟一批比她高明的演员同台演出,她的拙劣演技把整台好戏都糟蹋了。”“对家庭和孩子的思念,特别迷人,特别鲜明地在她心头翻腾。这会儿,她觉得她的小天地是那么宝贵那么可爱,她在外面简直一天也待不下去了。”读出了一个普通已婚妇女的内心渴望和挣扎,矛盾与释然。
托尔斯泰的这支妙笔写出来的人物心理,可以说是细腻的工笔画一般,连喜怒哀乐都可以分成多个类型和程度的那种细腻。作者:Cl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