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5)

2021-06-13实用文

  篇五:古井

  一、说教材

  《古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们村”的乡亲们怎样从古井里取水,又从中受到教育的事,赞美了古井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课文先写古井的位置和作用,接着写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文章的后半部分写乡亲们对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的帮助以及“古井”带给我的启发。文章感情真挚,文辞朴实,内容深刻,教学中要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课文以古井为线索,选择有关材料,表面上讲古井,实际上是赞扬具有古井那种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无私奉献的思想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认读课后11个二类字,正确读写田字格中11个一类字。

  能力目标;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从古井得到的启迪,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教学难点;

  综上所述,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①学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②理解课文开头“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和结尾“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的意思。因为这两句较难理解,所以我又把它作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采用创设情景教学法,以读带讲法,品读感悟法,自读自悟法,体验文章真挚的感情,优美的文字。这篇课文的难点就是如何把古井和人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谈谈古井在他们心中的印象。然后抓住重点句子“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谈体会,了解古井是怎样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如何陶冶乡亲们的品格的。最后理解“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的含义,并与课文最后一句话联系起来合成一句话,加深对整篇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化了主题,使同学们懂得做人就要像古井那样无私奉献。

  三、说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活动,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用以下学法:

  1.品读法 《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这篇课文写的是故乡的一口古井,是一篇回忆故乡的文章,文字优美,故事生动而感人。我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2畅谈感悟与体验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重视阅读感受和情感体验,是《语文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古井》这篇文章感情色彩浓厚。在阅读中学生肯定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导语:有这样一个美丽而又古老的小山村,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潺潺而流的小溪,勤劳而又朴实的村民在田里辛勤地劳作:耕田、插秧、收割。在村东头的大树下,有一口古老的水井,井水清凉可口,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跟随作者记忆的脚步走进他的家乡,听那口古井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想想古井古井在自己心中留下怎样的印象。

  (三)品读感悟古井与乡亲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1出示句子: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2思考:从课文当中哪些部分可以看出古井为人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

  3自读课文指名说。

  4品读第二段,学生畅谈感受和体验。

  5过渡:古井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一无所求,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无私奉献)古井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乡亲们也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想古井是怎样陶冶乡亲们的品格的。

  6学习3、4、5段,了解乡亲们是怎样帮助两位有困难的老人,感受乡亲的善良、无私奉献。

  (四)总结升华,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1过渡: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用它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着人们,使他们懂得应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所以古井被亲切的称为“一位温情的母亲”。

  2出示句子: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

  儿女。

  3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把这句话与课文最后一句话合成一句话。

  古井像( ),不仅( ),还( )。

  5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6布置作业:查找借物喻人的文章。老师推荐两篇:《白杨礼赞》《荔枝蜜》,再次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塑造人生》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个框题内容,在学习了文化影响的特点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从个体角度,学会利用文化塑造人生。它是本课知识的落脚点。同时,也为下一单元学习作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好这堂课能进一步明确学习《文化生活》的目的意义,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因此,该内容在第二课甚至说在全册教材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课程标准基本要求出发,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二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拟定如下具体“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赏析优秀文化作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2、能力目标:结合文化塑造人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现优秀文化作品带来给人们的精神享受,感受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体验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端正对文化活动的态度,体认先进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巨大鼓舞作用,树立不断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个人发展观。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依据: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这是本课重要的教学目标,明确文化对人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学以致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看,学生真正从情感上接受、认同并实践这一观点,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对于文化的意义,高二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有些学生甚至可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但是要把这种认识内化为一种情感认同,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并践行文化生活的必要性就成为要突破的难点所在。

  【教材处理】

  由于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原则上遵循教材的原有结构,结合我校、我市文化活动开展探究,所以对教材部分探究活动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调整。

  二、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

  针对高二学生普遍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接受性强的特点,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综合能力,他们对文化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但这些认识都还停留在浅层次,必须引导他们全面的了解文化对个人成长有深刻的影响。因此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文化的重要性,能积极去体验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从而使自己全面发展。

  【学法指导】

  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重点理解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的重要性。对于增强精神力量这个重点,主要从文化的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作用把握。用辩证的观点掌握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知识点,可从原因、表现、结果、作用综合把握。

  【学法设计】

  本堂课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以下学法:

  (1)小组合作学习法。(2)讨论法:把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加以讨论交流,达到明辨是非,提高认识。(3)赏析法。(4)实例分析法。运用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反思评价法。

  依据:①“教会学生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条件”,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师的职责。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注重每个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高,反映在课堂上就是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三、教学手段及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依据:恰当使用,会给教学带来活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动漫、图片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解决认知发展的不平衡,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合作探究法。围绕本课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成长的实际、关注校园社会热点问题,组织探究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3)明理导行法。政治教学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教会学生“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格健全的人”。在学习中,使学生相信文化塑造人生的观点,并外化为行为。

  依据:(1)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学生的实际。学生经过一年多的高中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学科分析和概括能力,适合采用“探究”的教学模式和讨论的方法;学生的发现和认知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情境(3)教学的实际。没有无教育的教学。要发挥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功能,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用具与相关准备工作】

  1、班级布置:张贴两副书法作品:一本好书可以改变若干人的命运,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席勒言);“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目的:增强教室文化氛围)

  2、学生准备:学生制作有关“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格言卡;分组收集校园廉洁文化活动的相关照片资料;拟定倡议书。

  附:板书设计(教学提纲)

  二、文化塑造人生

  (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

  1、文化与人的关系: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

  2、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途径

  (2)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二)增强精神力量

  1、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以我校就近开展的“廉洁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为主线与切入点,从身边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提升到晋江市慈善文化的影响,从某些侧面体现出优秀文化对人全面发展的塑造作用。由点到面,从小到大,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并引导学生积极传播优秀文化,力争使学生在愉快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获得愉快。力争突出思想政治课堂的“三性”:时代性、生活性、实践性。拟订为按“情境感知――合作探究――点拨升华――体验交流――拓展深化”的环节来开展教学。

  五、教学小结与反思

  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把教学的内容和学生身边的“校园文化”,“慈善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以小见大,由近及远,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做到了动眼看、动口议、动耳听、动脑思、动手做;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得到了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立足于课堂开展探究式的教学;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思路,拓展思维,真正做一名学习的“主人”。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把握,运用多媒体手段,但又不拘泥多媒体,有板书、探究活动等;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上一篇:有关说课稿范文锦集六篇下一篇:【热门】春节英语作文锦集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