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

2021-08-02实用文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通用5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 篇1

  在课间我有意问了一下学生你们知不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几度,发现有一些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因此在导入环节中插入了一个猜角游戏中,请量出自己准备的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只要你们说出其中两个角的度数,我能猜出第3个角的度数,让生说我猜,要求用自己准备的三角形进行操作。有一部分学生已经能跟着我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当时我并没有批评这些学生,而是采用了表扬的方式,学生很开心。

  在接下来的实验验证环节中,那些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学生就猜度数,而没有进行真正的实验验证,反倒是刚学到的学生真正做到用实验去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中180°”。因此我一直在想,是不是能设计一些新的方式让已经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学生也能真正参与到实验验证的环节中来。于是让学生请观察自己手中的三角板,问它们是什么三角形?你知道三角板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吗?问学生发现了什么?

  三角尺的三个内角和是180°。然后让学生撕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并把它们拼在一起和折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使它们正好折在一起,都能拼成一个平角,最后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我个人认为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样使他们大胆地想,学生课上注意力比较集中。教师也能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在“想想做做”第2题中,学生在还没有拼的时候先看了书,就猜拼出来的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经过提醒“内角”的含义,学生才真正体会到“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不管这个三角形是大还是小。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 篇2

  备学提纲:

  1、你能用哪些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猜想?至少想出两种。写出具体的操作过程。

  2、阅读课本P28—29,记下收获和问题。

  3、准备三个锐角三角形,三个直角三角形,三个钝角三角形和一张正方形纸。

  批阅了孩子们的预习作业,亮点是孩子开始会提问题了,如:

  1、什么是内角?

  2、两个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是360°吗?

  3、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画出来的时候中间有1竖,1竖两边的直角为什么不算呢?

  4、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吗?

  5、用正方形纸折几次,才有8个三角形呢?

  6、既然有内角那有没有外角呢?如果有外角,那外角的度数是和内角的一样吗?

  存在的问题:

  1、孩子们想到的验证内角和的方法局限在:用计算直角三角形的各个角的度数的和;画一个三角形,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计算。只有季XX提到用折的方法来验证,看来,孩子们还是不会读数学课本,没有看懂课本上图示的折的过程,要加强阅读课本的指导,这是以前忽视阅读文本带来的不良结果,直接影响了孩子们的自学能力。

  2、我设计的预习题,没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觉得孩子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就没有引导他们去理解什么叫内角?这也是孩子们不知如何去验证内角和的一个原因。

  今天的课堂,花了一些时间指导孩子如何阅读课本,尤其是阅读课本上的图,看着课本上的图示来操作,所以教学环节不那么紧凑了,印象最深的是:

  孙XX和陈XX两个有些内向的女孩子,在课堂上能主动站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带着自己的三角形到前面来演示如何用折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刘XX今天能主动补充别人的回答。

  每一个孩子都充满着无穷的潜力,他们暂时的落后,是因于学习对象没有激起他们的兴趣,是因为缺少一个能挖掘潜力的人!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 篇3

  我在讲“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开始就由求两个我们已经熟悉的直角三角尺的内角和入手。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他们已经知道了两块三角尺的内角和是180°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猜测,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180°。这也正是我本节课要与学生共同研究的问题。这时学生想说为什么又不知怎么说,又因不知道怎么说而感情特别激动。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学习兴趣异常高涨,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于是我让他们将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拿出来进行研究,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当学生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撕一撕之后找到自己的验证方法时,他们体验了成功,也学会了学习。在这节课中我们共同找到了几种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方法。学生们拿着他们手中的三角形,讲述自己的验证方法,虽然有的方法很不成熟,但也可以看出这个过程中,渗透了他们发现的乐趣。有的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撕下来拼接到一起,有的同学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沿着三角形的中位线折到一起……

  但试想一下,如果我上课之初,就告诉孩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并且告诉孩子我的验证方法,即便告诉的方法再多,再详细,他们学到的也只是我的有限的方法,而且是老师的方法,不是自己发现的方法。

  不过在进行动手操作的时候,有些小组没有抓到很好的要领,而我也没给予及时的指导;或者说,因为时间的关系,我的指导没有很好的说清楚,导致个别小组动手的时候不是很清楚。

  对于活动性课程,我的把握不是很到位。在活动中出现的小问题,有的时候我经常会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怎样及时解决,这个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上一篇:《三角形的内角和》数学教学反思下一篇:有关教学计划汇编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