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的教学心得(2)

2018-07-29心得体会

二、语言联系丰富情感

  语言是在联系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给予树》中的妈妈看到小女儿金吉娅只买了棒棒糖而生气。当我问他们:妈妈为什么生气?时,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有的说:妈妈让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而金吉娅只准备了棒棒糖,所以妈妈生气。有的说:妈妈好不容易攒的钱,金吉娅只买了棒棒糖,不知道她用20美元做了什么?还有的说:妈妈看到金吉娅只为家人准备了棒棒糖,以为她把钱留给自己了,妈妈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是个自私的孩子。这是孩子们在结合上文的基础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同时也倾注了自己对家人的爱,是对给予精神的丰富。

  又如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尾段的意思。教师处理这一段的落脚点应是站在篇章整体的角度去了解金吉娅的所作所为,而不是金吉娅是怎样一个人;是要立足于事件本身去感受金吉娅的给予精神,而不是抓住仁爱等词语去扣到底哪儿能体会到她的仁爱、哪儿能反映出她的体贴。通过填空、有感情地朗读等操作,达到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感受本课的人文精神的目的,从而完成三维目标的融合,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落实。

三、语言概括升华情感

  学习《给予树》一课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我让孩子们写出自己此时内心最真切的感受,孩子们很激动,他们写道我也要象金吉娅那样做个善良的人。人间处处有真情世上还是好人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一句句真情的流露,怎能不叫人欣慰,这是学生对给予精神的高度提升。

  每一件文学作品都是一段情感的宣泄,一种道德的宣扬。只有用心去感受语言才能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领悟其中的思想内涵。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获得某种人生的启迪。

上一篇:班主任心得下一篇:小学老师优秀教学工作心得感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