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个人的研修总结

2021-06-13总结

语文教师个人的研修总结(通用6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师个人的研修总结(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师个人的研修总结1

  一名优秀的教师既是好的教书匠也是好的学习者。他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养料,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学习的能力。而校本研修工作在推动新课改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方面可谓功不可没。

  我在校本研修学习中,始终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既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相互促进,又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下面我就从本次校本研修学习过程谈点体会:

  首先,教研从课堂上来。在我看来,教学即教研,让教研的时间从课堂上来,解决教研时间问题。我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操作,而是运用艺术,充满智慧的过程。而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智慧要靠教师即时的观察、分析、判断、思考。换句话说,也就是要靠教研来获得。所以,教学过程本身也是教研过程。我就是在课堂上采取边教边研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教研更具实效。学会教学即教研,其的优点在于,在不增加自己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增加了教研的机会和时间,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教师要更新理念、提高认识。通过校本研修培训学习,我清楚的认识到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新课程改革作好对于一个小学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性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

  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通过校本研修培训学习,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小学语文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体把握小学语文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小学语文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新课程。整体把握新课程不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这条主线也许只贯穿于我们的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语文的主线,对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语文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

  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语文教师个人的研修总结2

  远程研修平台,为我们高中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我可以聆听到全国优秀老师的课,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耳目一新,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以前的自己上课总是喜欢自导自演,常会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感。在远程研修里,视频教程里老师的讲解丝丝入扣,课堂气氛生动活跃,每一个环节细致入微,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在这里学到很多,也有很多感悟,最大的感受就是首先老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能、自如的驾驭课堂能力、生动有趣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才能呈现一堂精彩的课。

  自从参加远程研修以来,我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经历了迷茫懵懂、渐呈清晰到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另外远程研修平台还给教师们提供了方便的交流平台,我可以随时看到老师们的感言以及他们对问题独到精辟的见解,也可以和他们交流自己的疑惑,收获了很多的启发和个人心得。

  这次的教师远程研修仿佛给我打了一剂强心剂,开启了自身向上不断攀登的动力。

  感谢远程研修,我们在研修中成长;感谢远程研修,我们在研修中收获;感谢远程研修,我们在研修中获得向上的力量。

  语文教师个人的研修总结3

  走进了美丽的xx大,雨中徜徉其中,也像置身于一幅水墨画。在这五天的学习中,让我对理解性教学理论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对文本细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现就这五天的学习所得的收获进行总结。

  首先是理解性教学理论。

  初次接触这个术语时感觉主要是学习教师自身如何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如何把这种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理解。通过学习和阅读,我对理解性教学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真正的理解不能只局限于对事物表层的理解,而应能把知识内化、迁移,在此基础上能够把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和创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对所教知识的识记,也就是表层理解。而对理解发生的条件,专家们认为,理解要发生在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应发生在学习者“前理解”的基础上,要发生在视域融合中,要生成在合作、交往中。这里我的理解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宜学生建构的教学情境,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而不能照搬其他学校或同事的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应该是合作与交往的有效方式。我们连云港市推进的建构式生态课堂我想就非常符合理解性教学理论。如果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合作、交往,我想理解性教学将会得到最优化的'实现。

  其次是文本细读的相关策略。

  我最初接触文本细读理论是基于孙绍振教授的文本细读理论。当时主要是因为感觉文本教学浮于表面,对教参的依赖程度深,没有自己的观点。我想那时的情况可能就是没能够和文本、教材、编者进行有效的对话。孙教授在解读文学作品时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方法——还原法。也就是把审美对象置于其现实图景中再与其在审美图景中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其美感所在。高侠教授从审美(文学的本质特征)、体裁、关注学情三个方面对文本细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让我对文本细读有了更深入地认识,使我的阅读视角进一步拓宽。尤其是关注体裁特征这个方面。自从接触孙绍振教授的文本细读理论后,在教学中我对文本体裁的把握就淡化了很多,但是结合王荣生教授关于教学内容确定的观点,我认识到体裁,尤其是散文体裁对作者认识经历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是处理教学内容的方法。

  关于王荣生教授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观点我早几年就有所关注,但是如何处理教学内容却十分模糊。这次学习中,王荣生教授首先提出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两个概念。他指出在语文学科中,课程目标是抽象的,是能力目标而缺乏具体的课程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着一文多教的现象。其次,他提出要处理好两组关系,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关系。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过于模糊,与教学内容不相符的现象。因此,处理好这两个关系十分重要。具体的解决方法是一篇文章理解、感受的关键点是语文教学要教与学生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学目标应写为:学生能感受/理解。而这里的省略部分就是教师在备课时确定的应教予学生的文本理解感受的观点点。在这里,王荣生教授又指出,在备课时应对文本的体裁有所把握,应对大学汉语言文学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通过这五天的学习,我对理解性教学理论有了一个初步的正确了解,对如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实施理解性教学理论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感谢xx大,感谢名师。

上一篇:小学语文老师个人工作总结(通用5篇)下一篇:国培研修活动总结(精选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