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中的女性形象(2)

2018-07-17白居易

  二、社会原因探究

  在中国妇女发展史上,妇女地位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以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和社会开放著称于世的,而白居易诗中涉及到的女性却是处于弱势地位,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当时的历史特点进行分析:

  1.参政意识方面

  前期的参政意识普遍,如武则天在政治上的作为众所周知,而杨贵妃身份地位如此尊贵反倒香消玉殒,是因为唐前期社会正处于由门阀士族衰落向一般地主社会过渡的时期,社会等级也处于一个重新编制的过程,这使封建专制统治有所松懈,个性自由的思想有存在的空间所以女性思想和行为才变得开放和大胆,无论是宫廷女性还是一般的妇女普遍有一种参政意识。到唐后期,因世风逆转,儒学势力抬头,礼教的”紧箍咒”被重新戴到了女性的头上,她们的思想和行动自由开始受到较多的限制,参政意识明显减弱,参预政事日益减少。

  2.婚姻方面

  前期婚姻自由,离婚改嫁或寡妇再嫁在唐朝建立以后民间这种习俗屡见不鲜。唐代中叶以后,随着唐王朝国势转衰,统治阶级从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出发,积极提倡儒学,提倡妇女守贞节”一女不更二夫”,"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已经明显受到社会的重视。中唐以后,“遵礼法、守妇道”的风气首先在宫廷妇女中兴起,并进而扩大到整个社会各阶层妇女中,这和当时社会风气的逆转有直接的关系.随着中唐以后儒学的兴起,一大批女教书纷纷出台亮相。如《女论语》、《女训》等,这些书对社会各阶层的女性灌输礼教知识,使得封建礼教愈加深入人心。

  3.家庭方面

  唐前期由于经济繁荣、国力昌盛、社会风气开放,长期处于受压迫地位的女性得以摆脱礼教的束缚,获得较多的自由,并利用开放的风气,通过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去努力实现人身价值,从而为女性自身赢得了较高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安史之乱”后,国势衰弱,重新恢复统治秩序的唐王朝,为摆脱政治上的危机积极提倡儒学。社会风气为之逆转,“动循礼法”已成为宫廷后妃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在这种情况下,一向不守礼法的公主们也开始守妇道、学礼法,但是,民间女性在守妇道的同时也逐渐沦为丈夫和公婆任意虐待欺辱的对象,人格意志逐渐丧失,这是她们在家庭中地位降低的具体表现,故而我们看到了白居易诗中的一幕幕悲剧。

  纵观白居易的诗歌,其中的女性也曾有过欢乐、有过爱情,但都没有逃得出悲剧的命运,因为有礼教这一社会毒掌钳制着,不论宫廷女性还是民间女性,都不能善终。这不禁使我们对今天女性的地位、女性之自我价值观、思考方式及其生活方式更加关注,希望女性在没有性别敌意的生活空间活得更加自在,更像自己。

上一篇:年龄入诗的白居易下一篇:白居易诗词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