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设计优质课

2018-07-17背影

  内容分析:

  全文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通过对几年前回家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的情景的叙述,特别是通过对凝聚着父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苦难经历的“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真挚的感情文章语言朴实,饱含深情,是感受亲情的好文章

  学情分析:

  《背影》是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的代表课文之一,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普通的生活中感受到“爱”的博大力量尤其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往往很容易忽视父母对我们的爱,课文的学习可以很好的化解两代人之间的隔阂,让学生可以更舍身处地了解自己的父母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3、感受深切父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优美的音乐缓缓想起,想必同学们都不会感到陌生熟悉的歌中有一个熟悉的身影,生活中我们把他叫作“父亲”也许是因为父亲少了母亲般细腻温情的呵护,生活中他们对儿女的爱往往很容易被我们忽视其实细想想,不是他们没有去爱,而是我们没有细心去感受罢了歌词中唱到“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这足以说明父亲在我们生命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浓浓深情一起走进朱自清的《背影》,来感受一下他们之间的父子深情,希望能给你以启示

  (二)作者简介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快速的浏览一遍)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五)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想要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向我们传达的感情,我觉得第一步应该从整体上对文章的内容有个初步的把握下面同学们就根据问题的提示,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去朗读一下文章,希望你能成为那个满载而归的人)

  1、请找出本文的文眼

  (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儿,读出了文眼,就读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现在开头或结尾)

  我最不有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当时见面时的背景如何?

  二年前的冬天,徐州

  a、祖母死了 b、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3、作者是通过“背影”这一特殊角度来表达“父爱”的,那么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景下的背影?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

  <1>惦记背影 (思念父亲)

  <2>刻画背影 (望父买橘)

  <3>惜别背影 (父子分手)

  <4>再现背影 (别后怀念)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每个背影都牵动着作者情感的脉搏,在文中起到了很好的线索作用,即“背影作线,贯串始终”,咱们平时在写文章时可以学习运用这种写法来表现中心)

  (背影作线,贯串始终)

  (六)赏读探究,合作交流:望父买橘

  1、赏读这一部分,根据提示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方式来分析、体会这浓浓的父子深情

  提示:

  (1)感情基调的把握

  基调指的是课文的基本情调,把握基调,就是把握朗读课文的整体感,要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如:我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朗读这段文字,因为……)

  (2)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文段是通是什么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原文哪个地方有所体现)

  (3)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我认为文中什么词句运用的好,因为……)

  (4)特定环境下人物的情感体现

  (可选择父亲或我的表现来分析)

  参考性答案:

  (1)感情基调的把握(舒缓、深沉)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把握文章的感情,教师给学生展示“望父习橘”这个片段的视频朗读

  (2)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3)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如:①“蹒跚”、“探”、“攀”、“缩”、“倾”写出了父亲步履维艰、行动不便父亲年纪大了,但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不顾掉下月台的危险,艰难的“攀”着、“缩”着,“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份浓浓的爱子之情,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得泪流满面呢?

  ②根据对前面背景的了解,我们知道当时父亲面对祸不单行,家境惨淡的现状,外貌描写中提到的“黑”、“深青”从一个侧面也表现了这一点说明他的境遇极为糟糕在如此情况之下父亲还亲自来送我,表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最朴实的爱

  (4)特定环境下人物的情感体现

  如:①父亲给我买橘回来“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段时间父亲的心情并不轻松,加上身体又不好,而为了消除儿子心中的不安,便故意装出轻松的样子来安慰儿子买来橘子,父亲觉得尽到了照顾儿子的责任,感到了极大的欣慰和满足

  ②以前对于父亲的表现,我心里曾经暗笑他迂(第五段),而此时此刻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面对父亲为我做出的这一切,我被他深深的爱子之情感动了,是感动的泪

  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其实在文中不止提到“我”的一次流泪,同学们找一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流泪”,这里的泪又该如何理解呢?

  a:感动之泪:望亲买橘,父子离别

  b: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面对家庭的不幸,我流出了悲哀的泪水)

  c: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离别时面对父亲的背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想起父亲在如此艰难的境遇下为我做出的一切,我不禁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现在同学们再满怀深情地把“望父买橘”这一情节集体朗读一遍,注意感情的把握

  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咱们再来品味这样一个细节

  (七)品味细节,感受深情

  父亲去车站给儿子送行的过程中说过几句话,找出来细细品味它们所传达出的感情

  (同桌可以互相帮着分析一下,看看谁的分析更合理一些)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不要紧”是就他自己而言,再忙也无关紧要;“他们去不好”是就儿子而言,别人去送难以放心,还是自己去好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父亲爱儿子,远远超过了爱护自己)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怕儿子车上口渴,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亲自去为儿子买橘子同时还担心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关心儿子旅途是否平安,要等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4>进去吧,里边没人

  (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在父亲的眼中,儿子永远都是个孩子,父亲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简短朴实的话语中,无不透露着他对孩子的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情感)

上一篇:背影教学实录下一篇:课文《背影》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