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与《城市》反现代性的对比(2)

2018-07-20边城

二、分析《城市》反现代性

  卡扎菲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是毁誉参半。在一些人的眼里,他是“大救星”、“民族英雄”、“革命领袖”;而在另一些人的眼里,他是“狂人”、“疯子”、“恐怖主义支持者”。但不管是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卡扎菲领导这个大约有六百万人口的国家摆脱了贫困,1981年,利比亚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l万美元,成为非洲最富裕的国家,即使在遭受西方经济制裁多年后,也是非洲生活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国民享受义务教育和完善的医疗体系。

  卡扎菲小说的价值,主要是它体现了利比亚社会剧烈变化,以及相应的情感、思考、情绪的剧烈变化。利比亚的现代化过程非常短,是从部落制社会,一下子跨越到现代化社会,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发生极大的改变,卡扎菲那一代人,他们的情绪、思想都处于非常激荡的状态。

  《城市》是卡扎菲对何为城市以及城市曾经为何的全面探究,你可以在这里发现许多你以前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结论受到了颠覆。在经历了诸多变故之后,城市仍然是人类文明最集中的代表。正如《城市》开篇所说:“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典型产物,在这里展现了人类所有的成就和失败。公共建筑、纪念碑、档案馆以及公共机构就是我们的试金石,通过它们的检验,认为的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我们塑造了城市,城市也塑造了我们。”相信任何关心人类命运,对人类文明史感兴趣的人,都会从中得到感悟。

  卡扎菲对城市生活的批判,集中在这样三方面:一是“每样事物都会有尘世生活所要求的物质价钱”,这里所批判的是资本主义及其价值观念,即将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二是城市生活的符号性与抽象性,人们借以辨别个人身份的只是“号码”,而忽略了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丰富性;三是城市生活方式对传统乡村生活方式的破坏,主要是“陌生人社会”对 “熟人社会”的破坏,人们疏离了传统与亲情,置身于荒漠一样的城市生活中,在卡扎菲看来,这是一种扭曲的、不自然的生活方式。

  卡扎菲对城市抱有极大的不信任和厌倦情绪,好像那就是一座巨大的监狱。“城市生活由其本性所决定,它的目的就是功利和机会,它的道德就是虚伪。”他痛恨城市生活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几乎把人世间的所有罪恶,都归罪于现代工业文明。他用多而复杂的细节,控诉了城市的各种缺陷,明显能看出他的不安全感。   在这个牧民占农业人口一半的国家,大多数人口居住在乡村的部落。卡扎菲认为,只有乡村的生活才是人们应该的存在状态。城市在他的认识里,就是资本主义所有罪恶的体现。他说“每样事物都会有城市生活所要求的物质价钱”,反对这种金钱标准。凡是城市的东西,都是使人堕落的,不可理喻的。“城市生活纯粹是一种蛆虫似的生活。人在其中毫无意义、毫无见解、毫无思考地活着和死去。在城市里没有自由,没有舒适,也没有清静。”

  不晓得这样的感受是否来自他在伦敦留学时的印象。至少在卡扎菲进入班加西时,利比亚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还没有他说的那样发达。但他的确厌恶这种自己无法掌控的生活。

  他反对城市的原因之一还有,汽车会撞死人。这些看来离奇的观点,却是卡扎菲在文中大声疾呼的重点。他并不认可这样的生活方式。但事实上,在推翻伊德里斯之后,他需要带领利比亚走上现代化之路,需要真正地去迎接现代工业文明,至少他们那里的油井需要。然而,他对这种文明却抱有极大的不信任感和恐慌感。

  从《城市》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卡扎菲对城市中的现代文明怀有十分猛烈的恐慌和厌烦感。在他看来,一座座城市就像是一座座很大的牢狱,任何时间都可以让人窒息。从“在现代化城市中,许多人对你的尊重不如墙壁来得更真切”这句话可以让人看出,卡扎菲非常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外,对于复杂的社会形态关系他也抱有十分不满意的举止神情,他甚至会觉得,在他掌控的国度里,纵然有犯人罪,也是由于那一个人还不认识他。

上一篇:沈从文湘西世界中的神巫形象下一篇:论沈从文乡土小说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