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边城》里的孤独意识(3)

2018-07-20边城

  三、边城与孤独的“边城人”

  生活在边城世界里的人们,他们都具有美好的人性,但是他们都难逃一种悲剧的人生结局。代表一种纯粹精神交流的“走水路”的爱情最终也没有得到完美的结局,正如文章最后所说的那样“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俩个“也许”透射这里的人们孤独结局的不可避免。为什么美好的人性在这里似乎不能起到扭转悲剧的作用?在我看来这样的悖反其实有着深层的原因,“翠翠爱情的悲剧并不具有戏剧性,一切尚未发生就已消失,就像生活中许多失之交臂的事情。爷爷的木讷和犹疑源于没有碾房(陪嫁)自卑和善良人的自尊。而船总顺顺对爷爷的误会无意中揭示了一个深邃的哲学命题——-人在根本上是无法沟通的”\[6 \]因为无法沟通所以才会产生悲剧。《边城》里的爷爷他就是一个孩子,他一心想要为翠翠谋一份好姻缘但是换来的确实老二的误解,最终凄苦离世。为什么会如此,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从全文来看,就是爷爷无法达到与傩送翠翠的良性沟通,而偏于他一个人的主观意志。他的热心是带有异化特点的“包办婚姻”。他忘了爱情经不起第三者的参与。很多次,爷爷和翠翠都有谈到“婚姻”,但是都因为翠翠的闭口不谈而寡淡收场。翠翠更多地沉浸在她的爱情世界里,从根本上拒绝了爷爷的参与,而爷爷对于翠翠的婚姻虽未掺杂过多的世俗因素,但是他也没有抓住时机真实地了解翠翠和傩送的想法,只在水路和车路上纠结。边城这个世界里的人们老是本本分分的活着,缺少一种对生活大加开拓勇气。例如翠翠的爱情,在很大的程度上,翠翠是一个在爱情上“逆来顺受”的女孩子,她不敢大胆地争取,不敢热烈的回应傩送的爱情,对于这份爱情她所表现的更多地是一种身不由己地不自觉.通篇作品翠翠和傩送几乎就从未对于他俩的情感有过深入的交流,沟通在爱情里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他们那就这样在作者笔下有意隐退了,这样就导致了三人的爱情悲剧。这样的翠翠和爷爷还很多,在边城里。他们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需求,查问自己的处境,那么如此说来人性的太过于美好的这样一种单一层面也是不可以的。但是作者对于人类那种先天存在的无法摆脱的孤独的存在状况的审视确实是令人折服的,他对于孤独的体认颇同于西方世纪末的孤独感的确认。

  总之,从《边城》与作者的症候式解读、乡土世界的孤独感和现代文明侵蚀下异化的人的天生无法沟通的孤独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边城”就是孤独的诗人沈从文在现代文明的负值效应影响下所体会的与西方世纪末的孤独感源出一处的人的天生无法沟通的孤独的载体。  [参考文献]

  [1] 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序言.

  [2] 吴晓东.从“故事”到“小说“——沈从文的叙事历程[J].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1(7): 124.

  [3] 本雅明. 本雅明文选[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95.

  [4] 刘永泰. 人性的简陋和贫困——重读沈从文[M]//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作家作品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63.

  [5]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M].上海: 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307.

  [6] 杨联芬.中国现代小说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187.

上一篇:《边城》中“家园”原型的文化内涵分析下一篇: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