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边城》中的守望精神

2018-07-20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的作品。他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印象,描写了一个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条明路。人间尚有纯洁自然的爱,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谈论《边城》中的守望精神。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谈论《边城》中的守望精神

  论文摘要 乡土情结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久的主题,文学经典《边城》中的主人公自始至终都体现着对乡土的那份守望精神。

  论文关键词 守望 意识 人性

  发表于1934年的《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现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一代代的读者,从而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有人说作者象陶渊明一样,为国人构筑了那一个时代的“乌托邦”。因为多年以来,人们期待着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怡然自乐的生活。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国破家亡内忧外患,在风雨飘摇的特殊历史时代的大背景之下,《边城》所构建的“乌托邦”最终幻灭了。然而,在这部作品里,一切都是那样的富含蕴味。纵然是最后爷爷的那份无奈的绝望,以及简朴的葬礼也富含水乡阴柔之美。在这里我们体味到一种难以割舍的守望情结,无论是在爷爷、翠翠身上还是作者本人身上,都隐隐的令人感到那份情结自始至终于心头萦绕难以拂去,并且千百年来,这种乡土情怀都归于一种对乡土虔诚的守望精神。

上一篇:《边城》的思想和艺术真实下一篇:《边城》人物“翠翠”的心理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