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边城》中蕴含的文化情感(3)

2018-07-13边城

  老船夫死后,许多人都前来热心地照顾翠翠,甚至包括当年曾经追求翠翠母亲的杨马兵。老兵曾经遭到翠翠母亲的拒绝,但是老兵不记前仇,依然竭诚地帮助翠翠。边城的人诚挚、豪爽,他们虽然迷信、保守、但坚强、诚朴、仗义、舍己、乐于助人。他们没有城里人的虚伪狡诈,一切凭良心做人。他们没有因为翠翠无依无靠而乘虚而入,而是竭力地去帮助翠翠,也许只有在边城这样纯朴的乡村里才有这样美好的民风民俗和美好的人性。

  傩送的父亲 ――船总顺顺,虽然他对老船夫因误解而有些怨气,但依旧出面料理丧事,对老船夫,对翠翠充满同情,这是何等自然淳朴的人性。过渡的客人争着往船板上撒钱子,屠户们不肯收老船夫的肉钱,商人们争着给老船夫送礼物。重义轻利,守信自约是这里人们生存的原则。即使是关于女性身体上的交易,“由于民情的纯朴,身当其事就不觉得如何下流可耻,旁观者也就从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责与轻视。”“即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绅士还更可信任。”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富有人情味,每个人都有着那样崇高美好的人性。作者显然对这种自然、优美、而又不悖于人性生命形式充满深情。

  沈从文出生在一个川、湘、黔三省交界的一个小山城,“湘楚之俗尚鬼,自古为然”“昔三苗错乱,相当听于神”,[3]在这基础上形成了以巫鬼文化为主体,融合华夏文化的楚文化,历史上,汉族不断向湘西侵蚀,湘楚文化表现了极强的排他弹性,中原封建文化在这种侵蚀中没有被广泛认同,湘西土著文化仍然保持着统治地位,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形成了湘西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崇尚自然,崇尚生命,热爱自由,有着旺盛的自然生命活力。身上流着少数民族血液的沈从文,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民族文化的精气渗入了他的骨髓,成了他身体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  另一个方面,沈从文自从来到北平后,越来越感到都市文化与自身原有的传统价值指向、伦理道德存在着巨大的悖离,沈从文在对都市上流社会和多数知识分子人生的观察中看到了更多地“人性”的沦落,更加深切地体会出湘西社会与眼前都市上流社会的严重对立,这种对立主要是文化范畴内的人与人交往中的“义利取舍”以及道德指向的对立,在这种感性的比较中,沈从文的深层情感向传统文化更加靠近。他最终在曾体验过的乡村生活中寻找到了那种以崇尚自然,热爱生命的精神为核心的湘西文化,一旦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构成形式,他便自然会忘情地沉醉于其间。《边城》就是这种情感的结晶,是沈从文对自然生命的一曲深情赞歌。

上一篇:读《边城》有感推荐下一篇:《边城》的文化内涵与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