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眼中的毕淑敏(3)

2018-07-21毕淑敏

  有一次,毕淑敏和她母亲到河南去,那里有不少她在部队时的战友。一下车,她就被战友们围起来,很多人都请她到自己家里吃饭,说自己的病是毕淑敏治好的,现在要表表心意。连她母亲都吃惊,对她说:“当年你的医术就那么好,那么神?”毕淑敏倒是挺清醒的,说:“我的医术算不上特别好,只是比较仔细热心罢了。”毕淑敏认为:“其实,人真正得了治不了的大病,谁也没有办法。如果是小病,只要诊断对了,方法和药物都差不多,医生的态度就很重要。病人叙说他们的病痛,我能耐心地多听一会儿,多问几句,真心实意地陪伴着他们,仅此而已。”她的写作属率性而为,都是肺腑之言,我被她的辛苦打动

  毕淑敏的写作,我觉得是率性而为,写的都是肺腑之言,不会跟风,也不会为了得个什么奖而刻意为之。1986年她写处女作《昆仑殇》的时候,已经34岁了,在一家工厂卫生所当所长。她决定写小说,别说他人,连我都想不通。一个拖着孩子的中年妇女,早已不是文学青年头脑发热的年纪,何必要自讨苦吃呢!再说,我们在文学界举目无亲,贸然投稿,不是明摆着死路一条吗!我把这些顾虑都对毕淑敏说了,她又是那种很镇定的神气,说:“我都想过了,因为我心里有话要说,我喜欢写作,我才拿起笔。我又不是想出名趁早的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一个星期后,当她把厚厚的一叠稿纸放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才确信,她真的下定决心要用笔来说话了。

  毕淑敏的处女作是我骑着自行车送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我曾对她说:“咱们发动群众,和亲戚朋友通通气,就不信找不到认识的编辑,那样会稳妥一点,人家才能给你认真看看。”她说:“那不就是走后门吗?不必。写作是我喜欢的事情,我要是为了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先掺进去自己不喜欢的事,就没意思了。”结果我们是什么人也没托,就这样素昧平生地把稿子送到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编辑非常及时的审完稿子,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后来,她的处女作《昆仑殇》就发表了。

上一篇:毕淑敏作品《一厘米》读后感下一篇:毕淑敏作品《教养的证据》原文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