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的教学设计(2)

2018-07-16采薇

  诗经《采薇》的教学设计二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生掌握诗歌的主题思想,理解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诗中流露的保家卫国的自豪感,戍卒急欲回家和继续在外抗敌的矛盾心。

  2).学生能指出起兴手法的运用,能说出重章叠唱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本篇为古典诗歌,反复阅读,熟读成诵。

  2).听《采薇》的吟诵音频,掌握重章叠唱所营造的音乐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诗中,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把握戍卒王朝强盛的自豪感,对不平等的愤怒,急欲回家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保家卫国的强烈挣扎的矛盾心。

  2)理解古今戍边战士思家之苦、闺中女子思夫的共同情感。

  3)学生能对和平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赋比兴、重章叠唱的艺术手法。

  2.教学难点

  1)把握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把握戍卒王朝强盛的自豪感,对不平等的愤怒,急欲回家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保家卫国的强烈挣扎的矛盾心。

  2)理解古今戍边战士思家之苦、闺中女子思夫的共同情感。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预习:

  1听《采薇》吟诵音频,并大致能唱,感受其中戍卒的情感变化。

  2.思考:我们学过哪些表达类似情感的诗词,这些诗词都有什么共同点?

  3.自主选择其他《诗经》篇目,对其简要赏析。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已经预习了《采薇》,你喜欢《采薇》吗?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明确:凄苦的思乡之情

  《采薇》是一位久戍思归的戍卒在回乡途中吟唱的血泪之歌,是一幅凄凉的物是人非的图画。我想,每个同学读完此诗,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今天,让我们一起读这首诗,再次走进戍卒的内心,感受那份凄苦与凄凉。

  二、1——3章,把握重章叠句,感受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

  1.吟诵1~3章,本诗前三章写采薇有何作用?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将使用赋、比、兴的诗句找出来?

  赋: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比兴: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2.1~3章的兴咏唱的是什么?“采薇”做什么?为什么要采薇?

  采薇,采集野生薇菜,戍防战士所为,粮草不够,为了生计,辛苦坦然去做,不勉强,也不做作。凄凉的戍边生活画面,我们仿佛看到面带饥色的戍卒一边在荒野采集野菜,一边思念着久别的家乡,屈指计算着返家的日期。

  3.1~3章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这种艺术手法叫什么?具体赏析。

  特点: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

  这三章虽然采用重复的形式来表达同一种情绪,但是作者在字句上略加变化,便更深刻的表现了士卒的内心之苦。痛苦的感情层层递进。

  从“作”到“柔”到“刚”暗示了什么?

  第1章: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是写春天,薇菜刚刚绽出嫩绿的芽尖

  第2章: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这是写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嫩。

  第3章: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这是写秋天,薇菜的叶茎老而粗硬。

  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呢?这些意蕴都是通过薇菜的变化表达出来的。

  时间流逝,不得归家

  4.每章具体描写思归之情的是哪几句?

  第1章: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到了年底还回不了家,并抱怨:“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猃狁害得他有家难归。

  第2章: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他因思乡而心头烦闷,好像火烧一样,而且感到饥渴难耐,还想到:“我驻守的地方不确定,连捎个家信也不可能”。

  第3章:眼看已经到了十月,回家还是没有指望,戍卒不禁发出痛苦的呻吟:“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士卒极其痛苦,可又有谁能宽解呢?显然随着戍边时间的延长,乡愁也日益深重。

  这种反复吟咏,渐次深入的方式让读者一步步走入戍卒的心灵深处,体会他们与日俱增的思乡之苦。

  5.播放《采薇》前三章吟诵,归纳重章叠唱的艺术作用以及1~3章所表现的士卒的思想情感。

  艺术作用: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感染力;使得思乡之情更深沉,更加突出主题。

  思想情感: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二、第二部分:4——5章。把握保家卫国的自豪感,戍卒急欲回家和继续在外抗敌的矛盾心态,及歌唱中流露的士卒对不平等的怨恨之情。

  1.第4章的比兴句是哪一句?由棠棣之花起兴,反复咏唱的是什么?4——5章写什么?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马匹高大、武器装备精良。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频繁的战斗。具体描述的是戍边战事频繁。

  诗人描述军容威武、士气高昂、战斗频繁,从中能看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王朝强盛的自豪感。

  “岂敢定居,一日三捷。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急欲回家和继续抗敌的矛盾挣扎。

  没有写思归情愫,但苦涩的情味始终萦绕在诗人的歌声中。

  2.除了起兴之外,还有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感情?戎车、四牡、象弭鱼服都是描写的谁?

  对比。君子与戍卒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不平等的怨恨之情。

  三、6章,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齐读最后一章,感受其中主人公的心情。

  补充资料一:

  【资料一】: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刘义庆《世说新语》)

  谢公,指谢安。遏,谢玄的字。毛诗,由毛亨、毛苌父子所作的《诗》传。

  【资料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人体物之妙,侔于造化。然皆出于离人孽子征夫之口,故知感情真者,其观物亦真。(王国维《文学小言》)

  侔,相等。

  【资料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

  1.对王夫之的论断,有人表示怀疑,认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根本没有“乐”可言,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下,然后说说你同意哪种观点,如果是同意写“乐”的,说出“乐”在何处,如果是同意写“哀”的,也要说出“哀”在何处,如果有不同于这两种看法的,也可以谈谈。

  2.谈谈对“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理解。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戍卒归途中的艰辛。路途总是那么遥远,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他忍着饥渴,挣扎着往前走。在这艰难的归途上,戍卒回忆起离开故乡的种种经历,默默地忍受着内心的苦楚。体会着自己的孤独,最终他痛苦地吟唱:“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补充资料二:

  《渡汉江》(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结束语: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这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雨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慢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白雪皑皑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背诵《采薇》,尽可能会吟诵。

  2.收集三首征人思乡、闺妇思夫诗,并作300字左右的小评

上一篇:文言文《采薇》赏析下一篇:诗经采薇节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