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白居易《长恨歌》的世俗文化心态(2)

2018-07-17长恨歌

一、红颜丽人与政治的悲剧情

  自古红颜多薄命,这是古人对丽人命运的一种概括。这反映了男权社会男人的眼光,也总结丽人们的最终结局。深藏着一种难以捉摸的民族文化心理,一种根深蒂固的世俗文化心态。

  回到白居易《长恨歌》,我们能够感受这一主题之下的世俗文化意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在古代的文化土壤里,美女是注定要遭厄运的。杨贵妃之死就是一个典型的个案,成为男人私人财产和政治的牺牲品,“薄命”之义可以彰显。

  《长恨歌》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惊破《霓裳羽衣曲》”主要讲述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及由此引起的荒政乱国和安史之乱。开头八句写唐明皇惊艳于杨贵妃的美貌。从“春寒赐浴华清池”到“不重生男重生女”,写杨贵妃因受宠给杨氏家族带来豪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写唐明皇的迷恋美色,遗误政事。“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写杨贵妃受宠的程度。

  接下来,用汉武帝宠陈阿娇的典故来比喻他们之间的关系。“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杨贵妃一人受宠,杨氏族门立刻鸡犬升天。哥哥杨国忠做了宰相,几个姊妹都被封为大国的夫人,争权斗富,不可一世。皇帝后妃是人,有情欲,这是人性的基本内涵;然而君王手中那无上的权力这种刚性的东西在柔情蜜意目前一下子失去了控制,所谓以柔克刚是也。好色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罪过,但由好色而导致滥加封赏,紊乱朝纲,这就超越了某种限度。我们看待红颜丽人对男权社会的影响必然离不开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这四句又和前面的“从此君王不早朝”相呼应,进一步描述了唐明皇的迷恋酒色,荒费国政。如此说来,红颜真是祸水?还是男人自己纵欲的恶果呢?女人一旦和政治挂上钩,其悲剧性就必然变得严重。武则天独揽大权似乎例外,但她的继位莫不是一步步靠自我牺牲与自身权谋的结果。

  美丽红颜多薄命――一个古老的世俗文化心态,它传承千百年的文化之舟,慢慢滑向自己的远方,而封建社会丽人的最终的结局都是“千红万窟,万艳同杯”(语出《红楼梦》),叫人扼腕,令人叹息。

上一篇:《长恨歌》的悲剧色彩下一篇:白居易《长恨歌》教学主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