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的主义(3)

2018-07-20长恨歌

  我们再来看白居易自己对《长恨歌》主题的说法:(1)白居易在《新乐府序》谈到他的创作手法,即为“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长恨歌》末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可见作者的创作初衷是表述爱情的。,白居易自己曾在一首诗中说:“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这就说明《长恨歌》是一篇写风情的作品。(2).白居易指出:“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谓之感伤诗。”可见,他本人并没有将《长恨歌》划入“讽喻诗”中。“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与元九书》)很明显,他把此诗排斥在他“所重”的讽喻诗之外,而视之为“所轻”者。可见,诗人的真正意图不在讽刺和批判。(3).白居易对历史人物唐玄宗与杨贵妃是赞美、同情大于批评。他在元和二年四月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对策时曾说:“太宗以神武之姿,拨天下之乱。玄宗以圣文之德,致天下之肥。当二宗之时,利无不兴,弊无不革,远无不服,进无不知。”(《白氏长庆集》卷四十八《才识兼备明于体用策一道》)显然,对玄宗是歌颂的、肯定的。当然,他对玄宗后期的政治也有批评,但不是主要的。白居易的许多诗歌如《上阳白发人》表现了对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情,他不可能对杨贵妃这样的女人持一种厌恶的态度。例如在作品最后诗人还把杨玉环净化成了一个理想的女神更赋予她爱情至善的品性所以这就使《长恨歌》不可能是对他们的讽喻,而是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对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

  我们再来探讨一下部分学者的双重主题说陈寅恪在《元白诗笺征稿》第五章《新乐府》中曾谈及元稹和白居易在创作新乐府时的一个区别白居易在创作上主题有单一性和单纯性的特点因此《长恨歌》也不应该诗双重主题 ­  由此可见《长恨歌》的主题应该是以爱情为主,以情通贯全篇。

上一篇:《长恨歌》原文下一篇:长恨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