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中的哲学思想(2)

2018-07-17赤壁赋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ēng)酌 (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藉(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中的代表作。这篇文章不仅文词优美,有着浓厚的抒情色彩,而且也表现出他在老庄哲学思想影响下的超现实主义的人生态度。他在此文中的哲学思想很令人欣赏。

  《前赤壁赋》后半部分以主、客对人生发出的感慨,反映出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反映了苏轼的老庄哲学思想倾向。客人从曹孟德被周郎困于赤壁说起,曹孟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感叹人生短暂。客人把江、月等自然界与个人相比较,则个人如“蜉蝣”寄予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在自然界面前是何等渺小,微不足道。那江、月等自然界又是何等伟大、无穷、永恒存在。从而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由于个人渺小的能力,知道“不可骤得,”所以“托遗响于悲风。”人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在伟大、永恒的自然界面前表现出个人的无奈。所以悲从中来,这是何等的悲观消极的人生观。

  然而,苏轼用同样的比较方法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苏轼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自然界虽然是无穷、永恒的,也是变动不居的。万物的变动受到造物者的左右,(苏轼认为万物变动受到“道”的左右。)变动的过程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下进行的。长江“逝者如斯,”山月“盈虚如彼”。江、月在变动中的瞬间,即是自身,又不是自身。长江不因“逝者”而减少,江水汤汤,仍不失为长江,明月不因“盈虚”而缺损,还是明月。江、月仍是永恒的,但“逝者”逝矣,未曾往也,此时此处的江月非彼时彼处的江、月。一切都在变动。所谓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苏轼看到了自然界的无穷和永恒,也看到了万物变动的短暂与永恒的关系。由此他联想到人生。人生的短暂和江月的变动是同样的。江月不因变动失去永恒“曾不能一瞬,”人生也不因“逝者”而失去人的存在和人延续的永恒。江月和人生一样,既是短暂、变动不居的,又是永恒无穷的。所以,人与物“皆无尽也。”既然自然界的永恒和人的永恒是同样的,那么还有什么可羡慕的呢?因此人应该把“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等类同看,这些都是造物者的宝藏。  苏轼把老子的”道“和庄子的”齐物论“结合在一起,把相对主义的”万物一马”、“万物一指”论发挥得淋漓尽致,恣意纵横,表现了超脱现实的乐观主义人生观。于是客喜,“洗盏更酌,不知东方之既白。”

上一篇:《前赤壁赋》中论辩策略的分析下一篇:赤壁赋的哲学思想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