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2)

2018-07-20赤壁赋

  二、逐段品读文章,梳理情感变化,理解作者思想,并用声音传达自己的理解。

  1、学习读第一段,展示自学成果

  梳理内容:

  说说第一段写了哪些画面和人物活动?

  明确:画面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活动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面对此情此景,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容、洒脱、自由、高雅……

  作者也写了他置身此境的感受,那就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诵读实践:

  请试着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我们对文本的感受。

  提示:注意重音、节奏,读出意境。

  点评:随堂

  2、学习第二段 展示自学成果

  梳理内容:

  “饮酒乐甚”是对第一段的概括,那第二段作者的情感是否发生变化了?

  明确:由乐到悲。

  什么触发了作者情感的变化?

  诵读实践:

  请试着读出这种感情上变化。

  提示:注意停顿、声调变化。

  点评:随堂

  3、 展示自学成果,学习第三段

  梳理内容:

  解释“愀”的含义。

  容色改变。

  苏子容色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扣舷而歌——正襟危坐。

  “客”的这段话联想到了历史人物曹孟德,主要想到他的哪些事迹?

  文治 、武功

  与赤壁相关的失意和得意的经历

  这个联想的目的是什么?

  和现实的自己形成对比

  合作探究:

  对比曹孟德的一生,“客”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可以用一个悲字来概括,这个悲有几层含义?

  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可谓既有“武功”又有“文治”,“固一世之雄”。这样一个功业卓著、名垂千古的英雄,又能怎样呢?“而今安在哉”,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而作为“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的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等闲之辈、戴“罪”之臣,功业全无,理想旁落,这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呢?

  生命短暂、平凡、渺小而宇宙江月无穷,岂不悲乎?

  愿望与现实相左之悲。试图“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不可乎骤得”。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只能“托遗响于悲风”了。

  这样的悲,用 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就是一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诵读实践::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英雄与凡人的对比?我们的人生也是短短的几十年,平凡而渺小,能读出共鸣吗?

  提示:注意内容和情感的关系:铺垫——转折——悲凉、深沉

  诵读与理解是相互促进的,诵读别人的文字,往往也能得到内心的共鸣。

  4、 学习第四段

  梳理内容:苏子也觉得宇宙的无穷值得羡慕吗?他的观点你理解吗?

  而又何羡乎?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水与月自变化的角度来看,不能有一刻的永恒,这一刻的水已经不是上一刻的水了,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月自然也不是上一刻的月了。

上一篇:《将进酒》经典赏析下一篇:赤壁赋练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