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的悲音从何而来(2)

2018-07-20赤壁赋

  虽遭此屈辱,他却仍然念念不忘边事,“虽废弃未敢忘为国虑也”(《与滕达道书》)。就在苏轼写《赤壁赋》的前一年,即元丰四年(1081年),宋廷五路伐夏战役遭到惨败,损兵折将近三十万,这对一直抱着扭转来室积弱局面愿望的苏轼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边患日殷,国事不堪,自身又遭“废弃”,他心中这个苦闷啊,可就茫无边际了。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来游赤壁,以排遣内心的苦闷。他与客乘清风,浴明月,泛舟大江,飘飘欲仙,确也得到了片刻的逍遥。但他绝不会像躬逢盛世的李白那样纵情于山水,沉醉于自然;也不会像喜获殊荣的孟郊那样春风得意,忘乎所以。对于忧国伤己的苏轼来说,他的快乐只能是短暂而无法长久的;只能是适度而不能恣情的。因而当他“饮酒乐甚”的时候,就难免触发到内心深处的隐痛,从而发出了“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哀叹。请注意“乐甚”的这个“甚”字非常重要,正是这个“甚”才引出了下文的“悲”,乐极生悲!客为知己,当然理解苏轼的苦衷,便用呜呜咽咽的萧声强化了苏轼的悲痛。“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其顺序应理解为“如慕如怨,如泣如诉”只是为了音韵的和谐、流畅,才作了如是之变更)。思“慕”名人,反遭废弃,产生 “怨”怼,既而哭“泣”、“诉”说,悲哀逐步加深、加浓,弥漫大江,使藏在深水中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因之哭泣。在这里作者用浓重的笔墨极力渲染自己忠君用世而不可得,思慕英雄而不能见的悲痛心情。

  行文至此,有人会问,这不是客之洞萧发出的悲音吗?怎么和苏轼搅在一起了呢?我想这里的“客”应看作是虚化了的苏轼自我,下文的主客问答实际上是苏轼自我的思想矛盾与斗争。在他同时期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里,因期盼当代有一个像周郎一样能够发动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争,从而扭转宋朝衰颓局面的英雄人物而不可得,自己“早生华发”而不被用,因而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悲叹。在《赤壁赋》里,苏轼感情更为低沉。当年在这千里江面上声威大振、不可一世的曹孟德不是早已灰飞烟灭了无踪迹了吗?什么英雄业绩,什么文治武功,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长江悠悠,无穷无尽;人生短促,渺小可悲。这里的苏轼几乎要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了。

上一篇:《赤壁赋》教学案例下一篇:《赤壁赋》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