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死亡之思(2)

2018-07-17迟子建

  二、向死而生

  海德格尔是从存在论上谈论死亡的,他指出死亡在日常此在沉沦下处于遮蔽状态,常人使死亡处于非本真的异化状态,因此要通过“良知”与“决心”诸环节来唤醒非本真此在的本己能在,从而使此在向死而在。

  人生就是“趋向死的先行”或“先行到死中去”,人与其从生的角度看死,不如从死的角度看生,因为生命有限,死亡不可避免,“恰恰是死亡这种生存的最本己的可能性唤起了人生的真正意义”。

  迟子建在这篇小说中,在生与死的领悟与思考中,也趋向于一种“向死而生”的海德格尔式的哲思。人归根到底要面对死亡,直面死亡之后,向着死亡而生存,来追寻人生的真正意义,洞明存在的真谛,最终实现灵魂的交汇,找到“诗意的居所”。

  (一)伤感的幸福

  对于生者来说,承受死亡的事实是痛苦的。小说中“我”在丧夫之痛的巨大挫折中,通过心灵的洗涤,哀痛的倾诉,特别是来自异乡的至纯至美的悲凉之音带给我的“伤感的幸福”,使“我”敞开心扉来接受死亡,承担死亡。

  文中,“我”在没有歌词的纯净悲凉的民歌旋律中倾诉哀痛,燃起了生存的火焰,甚至觉得咀嚼死亡的哀痛“竟比俗气的喜悦要来得亲切”,认为“真正的喜悦是透露着悲凉的,正是如梨花枝头的露珠一样晶莹――喜悦尽头的那一缕悲凉”。深井画店的老板陈绍纯的歌声,使“我”的心灵得到抚慰,使“我”在歌声中牵住了已逝爱人的手,温情而浪漫。死亡并没有将爱情揉碎,甚至因死亡而显出了爱情的悲凉之美,更增添了爱情的可贵之处。死亡并不是绝对的哀痛,还有那一种“伤感的幸福”是弥足珍贵的。

  (二)灵魂的交汇

  存在是向着死亡的,然而死亡不是生命的尽头,死亡并不能斩断往生者与现世生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只是失去了有形的躯壳,可亲可近的魂灵还真实活着,通过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思念,通过柴米油盐的照料,通过有曲无词的民歌,通过承受着藏尸的异化与众人误解的妻子,通过一只气息奄奄仍在等待主人归来的义犬,活着。

  迟子建曾自言:“(死亡)能劫走爱人的身影,但它奈何不了这巍峨的雪山,有雪山在,我的目光仍然有可注视的地方,我的灵魂也依然有可依托的地方。”(《雪山的长夜》)的确,作家在小说中不断地投射着这样一种灵魂相交汇的画面,生与死不是绝对的隔离,而是近在咫尺。

  如小说中写道,“我愿意与魔术师的灵魂相遇一刻――哪怕只是闪电的一刹那间”,“也许我的魔术师会挟着一束光焰来照亮我晦暗的眼睛”,“如果我真是一片云就好了,我能飞到天上,看看我的魔术师是否在云层背后,手持魔杖对我微笑?”“我在心底轻轻呼唤他的名字”等等,“我”希冀与魔术师的灵魂相遇。又如摊主的老婆金秀在梦中嘱咐他风大时别忘了关窗,下雪了别忘了给孩子戴上棉帽子,云领在清流边放河灯呼唤母亲的魂灵等。

  在这魔幻般的描述中,死原本就是一种活着,因为灵魂彼此交汇在一起。

  (三)诗意的超越

  海德格尔对于死亡的论述,最终没有再用走向死亡的存在(此在)来规定人,而是把人称作能死者,从而采取了诗意作为人的尺度,召唤我们“诗意地居住在此大地之上”,而获得一种超越。面对死亡的偶然性的荒诞以及必然性的残酷,悲伤化作了河流。迟子建小说在对死亡的叙述中,最终找到了海德格尔式的诗意超越,对于死亡的难以承受之重,变成了自我的救赎。

  在这次化解死亡痛苦的旅行中,女主人公目睹失去母亲,经历生活之痛躲在厕所偷偷流泪的小男孩,相比“永远不会感到温暖,注定生活在永无终结的漫漫长夜中”的蒋百嫂,看着“月光裹挟着的这个经历了生活之痛的小小身影”,她顿觉自己所承受的死亡之痛是那么轻微,她庆幸自己至少还有机会在火化炉前吻别丈夫,再给他造一座可供凭吊的坟墓。于是,她超越了对自身的不幸的沉湎,将视野投向了那些更加不幸的人们,并把同情升华为对世间万物的关怀与悲悯,她得到了真正的解脱和救赎。

  小说最后一章,“我”来到了目的地三山湖,这里“阳光可说是来自天堂的阳光,清澈雪亮如泉水”,天堂般的环境再次净化着“我”的心灵。并且小男孩云领的出现,就仿佛魔术师生命的影子,在与云领的相处中,“我”永别于清流,“我的心里不再有那种被遗弃的委屈和哀痛,在这个夜晚,天和地完美地衔接到了一起,我确信这清流上的河灯可以一路走到银河之中”。

  文中结尾处写道,“突然,我听见盒子发出扑簌簌的声音,像风一样,好像谁在里面窃窃私语着,这让我吃惊不已……没隔多久,扑簌簌的声音再次传来,我便将那个盒子打开,竟然是一只蝴蝶,它像精灵一样从里面飞旋而出!它扇动着湖蓝色的翅膀,悠然地环绕着我转了一圈,然后无声地落在我右手的无名指上,仿佛要为我戴上一枚蓝宝石的戒指。”幻化的蝴蝶是死者灵魂的召唤,是美丽的精灵的引领,更是对于死亡的诗意超越,“诗意地居住在此大地之上”,向死而生着。

上一篇:《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的死亡主题解读下一篇:《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生命哲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