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原始风景》解读(2)

2018-07-20迟子建

  “也许是由于我二十岁以前一直没有离开大兴安岭的缘故,我被无边无际的大自然严严实实地罩住。感受最多的是铺天盖地的雪、连绵不绝的秋雨以及春日时长久的泥泞。当然还有森林、庄稼、牲灵等等。所以我如今做梦也常常梦见大自然的景象。大自然使我觉得它们是这世界上真正不朽的事物,使我觉得它们也有呼吸,我对它们敬畏又热爱,所以是不由自主地抒写它们。其实我在作品中对大自然并不是‘纵情地讴歌赞美’,相反,我往往把它处理成一种挽歌,因为大自然带给人的伤感,同它带给人的力量一样多。”②迟子建如是说。她的那些以故乡大兴安岭一带为背景的小说也真的让读者在木刻楞房、白夜、极光、大雪、渔汛、秧歌等极富地方特色的景致和民俗中流连忘返,在那个如梦如画的世界品味它的美好、它的忧伤。故乡,“那些梦幻般的生活像山野的野菊一样烂漫在她的心间”,但也象泪鱼这个凄美的意象一样,让她的挽歌“响彻晨昏”。

  故乡对她的文学生命意义是重大的,故乡的一切就是流淌在她文字中的血浆。故乡给了她最早的生命领悟,“我从早衰的植物身上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时我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生命的从容。”而故乡的人们,“也许是由于身处民风纯朴的边塞的缘故,他们是那么善良、隐忍、宽厚,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的脸上,让人觉得生活里到处是融融的暖意。我从他们身上,领略最多的就是那种随遇而安的和平与超然,这几乎决定了我成年以后的人生观,至今那些令人难忘的小动物,我与它们之间也是有着难分难解的情缘。”故乡让她认识到“大自然是世界上真正不朽的东西,它有呼吸,有灵性,往往会使你与它产生共鸣……”使她走上文学道路以后,“脑海里还时常浮现出童年时家乡的山峦、河流、草滩的自然画面,似乎还能闻到花草的香气,闻到河流的气息;也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故乡的生活场景,乡亲们言谈举止的方式和表情,他们高兴时是什么样子,他们发怒时是什么样子……一下笔故乡的人、事、景、情就扑面而来。”是父老乡亲为她的文学启蒙,是那些关于鬼和神的传奇故事,给了她无穷的幻想和最初的文学感觉。是由于神话的滋养,在她的记忆里,那房屋、牛栏、猪舍、坟茔、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等,统统沾染了神话的色彩与气韵,她笔下的人物也无法逃脱神话的笼罩。使她所理解的活生生的人,“不是庸常所指的按现实规律生活的人,而是被神灵之光包围的人,那是一群有个性和光彩的人。”

上一篇:原始风景 迟子建下一篇:迟子建《原始风景》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