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3)

2018-07-20春江花月夜

  三、探究学习

  生(小组代表1):我们小组以炼字为切入点,觉得这首诗有很多字写得特别精彩。比如,海上生明月的“生”,写出了明月随海水涌动的动感,气势很大,似乎明月有了生命。还有可怜楼上月徘徊的徘徊,它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月亮人的感情,可怜在这应该是可爱的意思。可爱的月亮好像被女主人公的痴情感动了,徘徊着跟着她,不肯离去。至于老师刚刚说的“望”“待”与“只”“照”,我们认为,“只”是只有的意思,写出了月亮虽不变但只是重复而已,比较吻合作者的意思,望字则表现不出来, “只”好一点。而“待”,有等待的意思,拟人的手法,把月亮写活了,而“照”字显得平淡一些。

  师: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所以,精彩的炼字是我们欣赏的角度。不知道有没有小组也是以字为切入点欣赏的呢?

  生(小组代表2):我们小组也是欣赏字的,不过我们有不同意见。我们认为“望”“待”与“只”“照”,相比“望”更好,望指望上去,看上去,有抬头的动感,是人的动作,比较符合当时的语境。

  师:两位同学回答的都有道理,诗无达诂,言之成理即可。但在这里有一点我们要明确,那就是作者的人生态度,如果说作者认为人生须臾,江月永恒,那作者的人生态度就是消极的,但从全文看,作者的态度是消极的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师:对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从这句看作者羡慕江月永恒,为人生须臾而烦恼。但作者同样感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生命代代相传,同样是永恒的,而且不尽相同,而江月只是单调的重复罢了。由此看来,作者的人生态度还是积极向上的,基调也由此显得哀而不伤。好,还有那个小组要补充炼字的吗?

上一篇:春江花月夜教学实录(精品)下一篇:《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优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