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茅山中一年四时之美后,作者又用两组并列对偶句写一日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如果说写茅山一年四时之美是以静见动:静到能窥见大自然的奥秘,大自然生命之律动是通过“交辉”的色彩奉献给作家的,那么,茅山中一日之美则是以动见静:天刚麻麻亮,“晓雾将歇”,花叶上露珠还未照上太阳时,山林就开始了欢唱,“猿鸟乱鸣”。这“乱”字有声繁悦耳,使人迷惑,动人心魄的意思。而到了“夕日欲颓”、金乌西栖之后,鱼儿避开了“鹰嶙鹗视”的威胁,此际竞跃腾欢,尽情享受空气中弥漫的芳馨。总之,从早到晚,山林中正是由于猿的柔声啼唤,鸟的恣意鸣哄和鱼的欢腾竞跃而显得格外静谧幽美。
从结构上看,《答谢中书书》丛富有审美意味的两句开头,接着有两个不同时空层次的描写,以静见动,以动见静,写出了茅山美的性灵。至此出声赞叹:“实是欲界之仙都(实在是人间天堂呀)!”就是应有之笔。接着以反接收束全篇,深憾于自谢灵运以来竟无人妙赏此佳山水,一唱三叹,摇曳生姿,文章虽短而含蕴不尽。
以骈文的主要特征来看,《答谢中书书》或许不是很严饬的。四四四四的句式对属虽工,但基本上不用典藻饰。音律上平节和仄节的交替,也不完全合律。但它好就好在骈散兼行,散文的疏宕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炼之美结合得很好。谋篇见巧思,用语清丽含蓄,诗化了意境。
李兆洛在《骈体文钞》卷三十《答谢中书书》末批曰:“亦应尚有起讫。”认为它不是完篇。这是对书信体应该“尽言”(《文心雕龙·书记》)一点理解得过死,认为只有洋洋洒洒才算“尽言万”,殊不知“文明从容,亦心声之献酬也”(同上),写信向对方把心里的话说透了,即算“尽言”。《答谢中书书》虽只六十八个字,但它已把作者幽栖山林俊赏妙悟之情趣写出来了。谢微出身名门,为谢眺的从侄孙;深得梁武帝萧衍之倚重。《梁书·文学传》说他:“年位尚轻、而任遇已重”。他很有才华,曾当殿赋诗三十韵,二刻便就,“其辞甚美,高祖(萧衍)再览焉”。这样一位锋芒早露、官运亨通的晚辈(谢少陶四十四岁),其骄矜自负自不待言,而陶弘景摒弃客套直抒胸臆的答书(谢的报书今已佚),愈益显出他这位“山中宰相”(《南史·陶弘景传》)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