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的故事(2)

2018-07-21杜甫

  其实,浣花溪的得名与任姑娘无关。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的人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船,溪畔风光秀丽,杜甫的一首《绝句》作了生动的描绘:“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后一年的多时间,杜甫的生活是闲适的,心情是平静的。在风和日丽的季节,他常常捧着一卷书,在楠阴下,吟一会,写一会,然后倾听燕子的絮语,翠竹的和鸣。他也经常拄着一个藤杖,走到溪边江畔,看出水的红莲,逐浪的白鸥,渔人的网罟,客商的大船。他热爱大自然,不管是飞鸟的轻盈,蝴蝶的翩跹,野花的幽香,他都喜欢。他的朋友也慢慢多了起来,诗人、文人、画家、隐士、僧侣,但是最多的还是那些田父、野老、花农,以及左邻右舍。

  第二年夏天的一个夜晚,狂风暴雨骤然而来,将老楠树连根拔起。诗人悲歌:“我有新诗无处呤,草堂自此无颜色。”秋天的一个下午,大风怒号,把他苦心经营的茅屋吹破,杜甫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表现的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己!当然,也不难看出这茅屋是很不结实的,后来在邻居和朋友的帮助下才重新修好。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年12月老友严武上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此前老友高适代理一段节度使)。大地回春,草堂同它的主人一样,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遗憾的是次年四月,玄宗和肃宗先后死去,代宗即位,召严武入朝,接着四川又发生了叛乱,杜甫只好赶到梓州,结束了在草堂的第一阶段的生活。  杜甫早年漫游时,曾与李白、高适两位大诗人相遇。他们一道畅游梁宋,饮酒论诗,情同,结下了真挚的友谊。杜甫流寓成都,高适也恰巧在蜀州刺史任上,便常资助杜甫。上元二年(761),高适在人日那天题诗寄赠杜甫,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大历五年(770),漂泊湖湘的杜甫一日偶翻书帙,重新读到这首诗时,高适已亡故。睹物伤情,感事怀人,杜甫遂写下《追酬故高蜀州人见寄》一诗,以寄哀思,诗云:"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这和着血泪唱出的心声,读来感人肺腑。从此,高杜"人日唱和"的故事便传为诗坛佳话。

  一叶扁舟,载着这位创作了1400多首惊风雨,泣鬼神诗篇的诗人,在寂寞的湘江上凄凉北行。歌声渐渐消失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消失在廖廓无际的天空之中,诗人终于停止了他那感人至深的歌喉,只有青蒙蒙的群山,永远伴随着他。杜甫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把他在成都住过的地方保护修葺起来,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

上一篇:杜甫简介及坎坷生平下一篇:关于“杜甫很忙”事件的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