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南邻》阅读答案附全诗赏析

2018-07-22杜甫

  《南邻》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该诗写于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当时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畔。诗写作者到南邻朱山人家造访,朱山人月夜送别的日常生活。朱山人是诗人的近邻,平日二人过从甚密。

  杜甫《南邻》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注释:

  角巾:四方有角的头巾。

  锦里:成都地名。

  柴门:指作者自家的门。

  航:小船。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0年,杜甫在西南漂泊时期。在成都,作者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在作者居住的浣花草堂不远,有位锦里先生,杜甫称之为“南邻”(朱山人)。月夜,朱山人送作者离开。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回家以后,杜甫写了这首《南邻》诗。

  1这首诗的前半篇和后半篇各描绘了一幅画,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这两幅画。(4分)

  2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试作简要的分析。(5分)

  3)颔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2分)

  4)结合全诗,说说作者眼中的“南邻”是怎样的形象? (3分)

  参考答案:

  1.前半篇写的是山庄访隐图,后半篇写的是江村送别图。(大意对即可,各2分)

  2、锦里先生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或隐者)(1分)。从“未全贫”可看出他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安贫乐道,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2分)。从“儿童喜”、“鸟雀驯”和“相送柴门”等则可看出他耿介而不孤癖(1分),诚恳而又热情(2分)。

  3、儿童好客,鸟雀见人来不惊的和谐、宁静气氛。(2分,每点1分)

  4、是一个安贫乐道、殷勤待客的隐士形象。

上一篇:《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杜甫下一篇:杜甫《倦夜》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