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鸡年春联(3)

2018-07-22对联

  拓展阅读:名人与春联趣话

  春联是我国民间接受度最高的一种对联。古往今来,有不少名人撰写的春联读来意趣盎然、兴味无穷,给新春佳节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他们在撰写这些春联的过程中也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

  相传,最早的一副春联是后蜀皇帝孟昶写的。有一年除夕,孟昶皇帝让翰林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写下两句吉祥话,挂在自己卧室门上。辛寅逊写完后,孟昶直摇头,不满意,干脆自己编了两句,亲自写在桃木板上。孟昶写的是:“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上下联的首尾二字连起来就是“新春”。说来也巧,第二年蜀被宋灭,来成都主政的人就叫吕余庆。孟昶真的纳了“余庆”,宋太祖的诞节就叫“长春”。历史跟后蜀主孟昶开了个不小的玩笑。

  “书圣”王羲之的字人见人爱,他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有一年除夕,他贴了两次春联都被人揭去。第三次他把一副半截春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贴了出去,没有人再揭。初一天刚亮,王羲之面带微笑,提笔在上下联末尾各添三个字,成为:“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原来两句晦气至极的联语,变成了吉祥无比的佳句,令人叹为观止。

  宋朝宰相吕蒙正在没有发迹前家境贫寒,生活窘迫。有一年春节,他在家门前贴了一副春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为“南北”,意指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此联对当时“富连阡陌,贫无立锥之地”的社会现实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明代著名画家、戏剧家徐文长,新年前夕去亲友家中借钱,路过知县官邸,见门前贴着一副春联:“瑞雪初霁,爱民若子;腊梅怒放,执法如山。”徐文长心里非常气愤,因为这个贪官依仗朝里有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徐文长马上回家裁了两条红纸,在上面各写了四个字,于夜间贴在那副春联下面,使春联成为:“瑞雪初霁,爱民若子,金子女子;腊梅怒放,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大年初一早晨,人们见到县官门前的春联,个个拍手称快,争相传诵。

  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喜欢写春联,而且号召百姓过年贴春联,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有一年除夕,朱元璋来了兴致,规定所有百姓门上都要贴春联。第二天,他微服出巡,在城内观赏各家春联。他发现有一家人门前没贴春联,过去一问才知道这家主人是屠户,不识字,还没来得及请人写。朱元璋听后,立即叫侍从取来文房四宝,当场写了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联语立意新颖,幽默通俗,又是一副切合行业特点的店堂联。屠户一家知道是皇帝写的对联后,怕风吹雨淋毁坏了,舍不得挂在门上,而是把它视为珍品高挂在中堂,还经常烧香祈祷好运。

  清康熙年间,桐城才子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他的儿子张廷玉自幼聪慧过人。张廷玉10岁那年除夕夜,张英见天上星月无光,外面一片漆黑,而堂屋灯烛高照、亮如白昼,便把张廷玉叫来,出上联让他对:“除夕月无光,点数盏明灯,替乾坤生色。”张廷玉正在思考下联,忽然传来更鼓声,夜深人静时分声音显得格外响亮。张廷玉灵机一动,脱口对出下联:“新春雷未发,击几声响鼓,代天地扬威。”此联对仗工整,颇有气势,真可谓“春秋之笔”。

  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有一次春节回家,乡里有一家三兄弟请他写春联,他写了一副:“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这一来可不得了,有人以“犯上”之名告他欺君之罪。乾隆皇帝得知,立召纪晓岚回京查问,纪晓岚回道:“春联是我写的没错,这家老头是卖炮仗的,不是‘惊天动地门户’吗?老二是集市上管斗和秤的,成天一斗、两斗地叫,不是‘数一数二人家’吗?老三是卖烧鸡的,不是‘先斩后奏’吗?”一番话说得乾隆笑了,遂赦其无罪。

  1923年春节,陈毅回到四川老家,当叔伯们要他写春联时,他提笔写道:“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事无成事无成事事无成事事成。”此联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可谓对联中的珍品。

上一篇:2017年的春节对联下一篇:鸡年春联【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