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张好好诗帖》及成就(4)

2018-07-20杜牧

  附:

  蔡邕《九势》云:“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对这短短的一句话,沈尹默先生做了详细的解说目的就是破除前人对“转笔”的种种误解:

  这里所说的“转”,是笔毫左右转行,就是王羲之用笔转左侧右之转,就是孙过庭《书谱》中执、使、转、用之转,而不是仅仅指字中转角屈折处之转,更不是用指头转动笔管之转。凡写篆书必当使笔毫圆转运行,才能形成婉而通的形势,它在点画中行动时,是一线连续着而又时时带有一些停顿倾向,隐隐若有阶段可寻。连和断之间,有着可分而不可分的微妙作用。在此等处,便揭示出了非“左右回顾”不可的道理。不然,便容易使“节目孤露”。要浑然天成,不觉得有节目,才能使人看地不碍眼。自从简化篆书为隶书以后,遂破园为方了,笔划一味的方,是不耐看的,褶折多了,节目更加突出,尤其要注意到方园结合着用笔才好。领会了转笔的意义,就可奏效。

  书法的技法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可意会而难言传的,属于“非编码性知识”。再加上古人在表述时过于简括。这就给后人的理解造成了障碍。仅从“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这几个字,我们很难理解清楚转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笔在纸面上转呢,还是笔在手指中转?过去有人就臆断为“转笔就是笔在手指中转”,从而创造出一种“转指执笔法”,给学习写字的人一种误导。为了解释清楚“转笔”的正确含义,先生连续用“就是”、“就是”、“而不是”、“更不是”四个排比句,用以纠正前人对“转笔”的种种误解。

  沈先生觉得仅仅阐明“转笔”正确含义还不够,还必须进一步说明“转笔”的方法,于是他运用书法史的知识,从篆书的运笔特点讲起,说到由篆变隶以后的破园为方。这就使我们联想到,古人为什么一再强调,写书法要如“锥画沙”、“印印泥”、“折釵股”、“屋漏痕”。这些都是运用“转笔”书写所达到的视觉效果。古人提出了要求,但如何达到这些要求,却语焉不详。通过沈先生的解释,我们才知道,如何使用转笔来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

  在书法实践中,我们经常为园笔好还是方笔好的问题所困扰。园笔多古意,方笔求便捷。沈先生在为我们详细说明了转笔含义和使用方法的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圆并用”这一提高书法艺术性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杜牧的爱情故事下一篇:杜牧:《张好好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