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是范仲淹抵御西夏时所写的“边塞词”,当时的他已经五十四岁,满头白发,疾病缠身,戍边已近三年,满心都是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他也曾在诗歌中表现过。“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转眼秋季来临,群雁南归,不免又勾起老人的一片愁思,于是词中便展现出了浓厚而又真实的寂寥情意。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讲道:“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功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所谓的气象,在我看来,无论是不是包含了厚重的历史积淀,它至少体现了作者的士人风骨、深沉情感。将范词排在诗仙之后,至少说明了这首词在“气象”上是极有可圈可点之处的。
北宋词是五代词的延续,《花间集》的存在坚定了北宋文人们对于词以媚为主的观点,从某种角度看,这或许已成了一种信仰,也正因为词与诗在同一时代以不同形态呈现,我们才有了更多的机会看到人类性格的多方面。由诗,我们看到文人们骄傲的一面、深沉思考的一面、坚强不屈的一面;而由词,我们又能看到他们脆弱的一面、孟浪的一面甚至奢靡的一面。词的出现对于北宋文人来说,或许在纯为娱乐的同时,也悄悄起了这样的作用:以笔墨作为其感情宣泄的闸门,减少心中的压抑、沉闷、失意等不愉快的感觉。直到后来豪放词的出现,才使词又多了一个“言志”的功能,而其美感,在很多时候就比不过婉约一派了。此前的范文正公,却早早地而又神奇地将两者糅合了起来。他用惆怅哀婉而又温柔的笔调,细细地勾勒边塞的凄凉和悲壮,写出了浓浓的思乡情怀。温柔、旷远、豪情三者并存,在满是花间酒筵上的靡靡香词里显得清新可人,就像出水的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