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别恋影评篇三:
昨天圆了我十几年的梦,终于找到了《顾城别恋》。其实也没有过刻意的寻找,只是每每在淘盘的时候看见了封皮上的冯德伦,然后才会想起来问一句,有《顾城别恋》么?看,我知道这部片子,其实是多亏了冯德伦的。但要完全说是因为冯帅哥,也是不妥的,毕竟,我在小学的一个暑假里,就曾经看过家长神秘兮兮收藏起来的《英儿》。
含混的印象里,书中除了有顾城、雷米、英儿和一个叫木耳的孩子,剩下就是顾城随手的涂鸦和那些不知是真是假的一串方框,后面神秘地标注着此处省去多少多少字。
整部影片的结构中规中矩,只在开头和结尾的一两处有过闪回套闪回和设问回答的小巧,也有一些西方蛇和苹果的隐喻。然而不知为何,整个的片子看过来,我就只琢磨出一句话,此话如题。
冯德伦把诗人特有的神经质演绎的很好,香港大多数演员都是如此,入行之前都是白丁,入行之后也不用从理论到流派系统的学一遍,只靠自己的悟性和生存本能来换口饭吃。人物念对白的方式很有意思,不知道是不是经过后期的配音才有的这种神奇效果,不光顾城,连雷米和英儿在平时说话也都带有一定的语言滞后,似乎都有某种程度的语言障碍。可惜这张光盘没有多语言选择,实际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影片的对白刻意的将顾城的诗句安排其中,这虽然只是一种手法,可是恍惚间你还是能透过影片看到70一代文青身上哲学意味浓厚的影子。我相信,那一代的诗人平时也是不肯正常的好好说话的。80一代的文青已经现实很多,知道人是不可能仅只活在梦想中的伊甸园和女儿国。而85年的孩子已经不知道顾城是何方人士,怕是连“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这句流传至恶俗的诗句都不知道了。搞不好,还以为这是翻译过来的。。。
还有一句要补充的呢,就是演英儿的是个日本演员。尽管在影片的中后段有不少英儿和顾城的激情戏,但是也不能这么充分利用日本演员的优越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