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弧线》赏析(2)

2018-07-21顾城

  赏析3

  顾城(1956年9月24日—1993年10月8日),北京市人,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之一。文革前即开始诗歌创作。主要著作有:《黑眼睛》、《顾城诗集》、《顾城新诗自选集》、《顾城散文选集》等。

  诗人自己曾解释说:“这首诗外表看是动物、植物、人类社会、物质世界的四个剪接画面,用一个共同的‘弧线’相连;似在说:一切运动,一切进取和退避,都是采用‘弧线’的形式,在潜在内容上,《弧线》却有一种叠加在一起的赞美和嘲讽;对其中展现的自然美是赞叹的,对其中隐含的社会现象是嘲讽的。”

  弧线的美,在于形式,它是一种几何形态的美、动态的美。诗中的这些弧线,有空中的,有地上的;有人的,也有物的。四条“弧线”几乎是社会和自然的某种意义上的抽象和概括。它的小特写的工笔的精细和大写意的开阔与辽远,也能牵动读者的想象,进入或幽静或喧嚣的境界,从而获得审美的享受。但是,美的形式中却往往掩盖着种种生活的丑陋,每条弧线的背后都潜伏着一个陷阱。不管是自然之物还是社会之人的 “弧线”,其形成的原因一是由于外界力量的作用,一是由于本身价值取向的作用。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和海浪因退缩而耸起背脊属于前者;少年去捡一枚分币和葡萄因幻想而延伸触丝属于后者。两者相互作用,或挟迫或诱惑,或主动地接受或无奈地屈从。由这几条简单的弧线,读者不难想到生活中纷乱杂陈,弯弯曲曲的人生的转迹。诗人用象征的手法深寓生活的感触,透露出人生的苦涩。这种美丑统一于一体,赞美和嘲讽相叠加的诗作似乎不多见,也许是顾城的首创。诗人写下这首诗时,一个特殊的年代——形式的虔诚和内容的荒唐——刚刚结束,明乎此,诗人对现实用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省察意识就具有了不可忽视的价值。诗人在《一代人》中写道:“黑夜给了我黑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弧线》就反映出了新时期开始时,部分青年对生活的深沉的思索和痛切的醒悟。

  顾城有两道明亮的童话式的目光和一个深邃的寓言式的大脑。他的诗作充分体现了他的气质特点。他把生活的感触借助深层意象含蓄地表达出来。诗“象”闪烁着清晨露珠晶莹的光芒,诗“意”缭绕着深山暮鼓浑朴苍凉的余韵。他把意深藏在象的背后,因而形成沉蕴清丽的风格。

  意象单纯是小诗的又一特点。诗由四个单纯的视觉意象组成,诗人用并列的结构把它们组合起来,构成一个视觉的和弦。它们的结合,暗示一个意义丰富深刻的崭新面貌的意象。它是读者“思而得之”的创造的产物,因而含有无穷余味。虽然任何象征意象的含义都不可能是单一的,但从由每个意象组成的复合意象的整体出发,每个意象的指向性*也就明显了。如此,小诗潜在的内容便可呼之而出了。

上一篇:顾城《昨天,像黑色的蛇》赏析下一篇:《世界和我(八十五首)》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