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为什么为康生写挽诗(2)

2018-07-20郭沫若

 【康、郭合作诠释毛诗】

  在“反修”高潮中,迎来了毛泽东的七十寿辰。1963年夏季,程潜、章士钊等民主人士发起诗会雅集,并邀陈毅、郭沫若等中共要员加入,以为毛泽东祝寿。陈毅等中共高层人士以“党内不祝寿”为由婉辞。然而此事似乎成为编辑出版毛泽东诗词集以为庆祝的契机。作为个人行为,朱德、董必武等中共元老均写诗“敬祝”“恭贺”。

  出版《毛主席诗词》,康生自然是主持其事的最合适人选。1963年12月6日,毛泽东致信田家英:“今天或明天开会讨论诗词问题,我现在有所删节改正,请康生同志主持,提出意见,交我酌定为盼!”为着体现隆重,同时出了两种版本,一是人民文学版,由郭沫若题签《毛主席诗词》,是为普及版;二是文物版,由康生题签《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以集古宋版书字体排成线装本的版式(虽非珍藏版,然确能显出古色古香的气息)。文物版的“出版说明”以郭沫若手书刊印,这可以说是两人的联袂合作。

  1964年元旦,《毛主席诗词》在全国各地开始发行,与此同时,将“其中十首是没有发表过的”另以《诗词十首》为题,在全国各大报刊头版头条刊登,并同时配发作者的近照。郭沫若诠释《诗词十首》的第一篇文章《“百万雄师过大江”》在《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光明日报》刊出。从此时直至当年5月末,《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连续发表郭沫若的10篇诠释文字。这些文字多处涉及康生,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称之为两人的再度联袂合作。

  在诠释《三打白骨精》唱和之作的篇章里,郭沫若披露由康生抄示得读毛诗的感受,并以自己的“再唱和”表达“看法是深入一层”的感受,披露毛泽东对“再唱和”的评论,为人们解读这篇“反修”文章提供了当事者的重要的第一手材料。

  在诠释《卜算子·咏梅》的篇章里,郭沫若又一次透露康生抄示而引发自己创作咏梅词及《东风吟》的缘起。这首咏梅词,作者颇为自赏,书赠包括华罗庚、丁景唐、朱琳等在内的各界知名人士,笔者所见即不下四五种条幅:“曩见梅花愁,今见梅花笑。本有东风孕满怀,春伴梅花到。风雨任疯狂,冰雪随骄傲。万紫千红结队来,遍地吹军号。”

  最能见出两人联袂合作的,要数诠释《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的篇章——

  我请教了康生同志,他为我画了一个简明的示意图,并作了详细的说明。原来仙人洞在佛手岩下,在牯岭的西边。洞是天然生成的,高约两丈,深广各四五丈,洞中有石建的吕祖龛,龛后有一滴泉。泉水自岩上滴下,终年不断,环以石栏,形成一小池,即名为一滴泉。康生同志有《朱履曲》一首以纪游。有序云:“一九五九年七月五日与主席、定一、伯达、乔木、田家英等同志同游仙人洞。相传此处为周颠所居,朱元璋访仙不遇之地。游罢归来,因作小令一支。”其曲文如下:

  仙人洞——天开石窦,

  一滴泉——地辟清湫,

  绿荫深处隐红楼。

  踏白云,天外走,

  望长江,天际流,

  这神仙到处有。

  得到了康生同志的详细说明和他的绘形绘声的妙曲,我对于仙人洞本身算有了一些领会。

  其实在毛泽东诗词中,这首《题仙人洞照》的绝句并没有太多的本事,词句亦较显豁。郭沫若这样写自由其心态所致。文无定法。读者多半还是喜欢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文字。这篇诠释文字有四千多字,也还是关于仙人洞和仙人的文字更能吸引读者。至于康生和郭沫若在诠释毛诗时的合作,这倒也不失为生动的佐证。

上一篇:郭沫若在张家口的日子下一篇:红楼梦人物分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