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歌《哀的美顿书》赏析

2018-07-20郭沫若

  哀的美顿书

  郭沫若

  哀的美顿书已西,冲冠有怒与天齐。

  问谁牧马侵长塞,我欲屠蛟上大堤。

  此日九天成醉梦,当头一棒破痴迷。

  男儿投笔寻常事,归作沙场一片泥。

  1913年,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下,摘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加快了反革命复辟的步伐,他为了早日黄袍加身,更加奴颜媚骨地投靠洋人,出卖民族权益,在短短几年中,就与各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上百个不平等条约,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方帝国主义无暇东顾之机,大肆加紧了畏略中国的活动,看成独城中国的“天佑良机”,不仅乘机占领山东,想一口吞下东北,还凯叙转一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面交了 “二十一条”。照会用纸上面,印有无畏舰和机关枪的蛮横暗示,企图对我施加军事压力。5月7日,日本政府对中国发出了最后通碟。5月9日,袁世凯政府正式接受口本的最后通牌。“二十一条”卖国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宁为中华鬼,不为日本奴”的怒吼声震动了全国。留日学生也无不义愤填膺,同仇敌枚,纷纷回国抗议日本滔天罪氛郭沫若是其中之一。

  诗的发端两句,开门见山,直陈其事,情露纸背,慷慨悲歌,顾不得律诗的音韵平仄,直用西文译音“哀的关顿”入诗。用西语译音入古体律诗实为罕有之事。哀的关顿书,即Ultimatum之音译,意为最后通牌,是为外交文书之一种。其意是说,日本的最后通碟已经向中国发出了,对于日本这种横蛮无理的要求,我愤怒无比。日本在东,中国在西.故日“已西”,已向西(中国)发出。根据“书已西”,可知诗人当时已在日本。“冲冠有怒与天齐”,是突然的消息所引起的激怒情绪。怒发而冲冠,言其怒极之状,再夸张一笔“与天齐”更为突出,既深化了情绪,又富于浪漫色彩。

上一篇:郭沫若诗歌《飞来何处峰》赏析下一篇:郭沫若诗歌《侬冷如春冰》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