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歌《过泪罗江感怀》赏析(2)

2018-07-20郭沫若

  屈原报国无门,悲愤自杀,正好从正面激发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爱国之情。为了刷新政治,应该有澄清天下的志向。当时北伐革命军节节胜利,郭沫若已专任秘书戈军衔晋级为少将·丈实际代理政治部主任),正随政治部先遗队向u通城以北,武昌以南”挺进,一派纠纠昂昂之气,表现了诗人对北伐取得胜利的信心和勇气,不铲除军阀,誓不罢休,

  总起来看,这首诗起笔突兀,气势雄浑,中间陈事A体,情景交融,收结悲壮激昂。整首诗,不唯风格沉郁顿挫,节奏婉曲,而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知识拓展】:

  郭沫若(1892一1978)。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1]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2] 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3]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上一篇:郭沫若诗歌《侬冷如春冰》赏析下一篇:郭沫若诗歌《赠达夫》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