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石榴》教案(4)

2018-07-20郭沫若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第7~9段)

  大声朗读这一部分,思考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抒发了作者喜欢夏天更喜欢石榴之情。

  喜欢夏天是由来已久了,因为“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这是从宇宙和人的发展角度来称颂夏天的,实际上,夏已经是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勃发的生命的象征。作者再次称石榴是夏的心脏,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准确形象地表明了石榴的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特征,这是石榴的内在美、精神美的表现。作者是借喜欢夏天来衬托自己对“夏季的心脏”——石榴的喜爱之情,由此可见,石榴成了承载作者理想和追求的载体,要是没有它,夏天将黯然无光、索然无味。

  最后写昆明石榴的“特别”,特别就特别在果实大而子粒丰腴,酸甜可口;挡不住诱惑。明写石榴的口味,暗写的是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回味无穷。

  (四)齐读第三部分,共同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五)选择自己喜爱的句子朗读,要求声音洪亮清楚,感情充沛

  (六)总结全篇

  提示:1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使用。

  2多种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

  3领悟寓意深刻、别具匠心的语言。

  4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七)比较阅读欣赏

  材料1

  《辞海》“石榴”条的说明性语言:一名安石榴。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针状枝。叶对生,长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无毛。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常呈橙红色,亦有黄色或白色……

  (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准确凝练;本段文字科学、清晰、简洁)

  材料2

  暮春是桐树热闹的季节,它常常一夜间绽出满树的桐花来,朵朵都是并蒂莲的模样儿,做着集体吹喇叭的姿态。它们开起花来是那样的忘情,总是一大簇一大簇地凑在一起,原本淡紫淡粉的花色便浓重得不可开交了。村头、堤上、道旁,远远望去,一团团紫红色的烟云,冉冉地蒸腾着,张扬而清高,还有那浓郁的香气一刻不停地提醒你:这里正是春天。大树下,三五个穿着花肚兜的小儿女提着长长的竹竿儿,拼劲地打落那一串串的桐花,然后将花瓣一剥,用舌头舔里面的花蕊,那是有甜味的,花蒂则用线一穿,就成了活脱脱一条“青蛇”。顽童们白天拿它去吓唬小女伴,夜晚冷不丁放到大人的脖子里,都要给吓得大叫一声的,因为“青蛇”不仅滑溜溜的,且还带了嗖嗖的凉意……

  提示:1欣赏生动细致的描写,想想桐花有怎样的品质?

  2作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仔细体味状物抒情的特点。  (八)语言积累

  仿照课文状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文字。要求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写出你对物象的外形与精神的独特感受。字数在200~300之间。

  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可当堂点评,也可在作文课点评。

  点评要点:

  1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状物抒情。

  2物象的外形与内在精神的契合。

  (九)布置作业

  有计划地阅读托物言志的散文,并拓展延伸到诗歌的阅读欣赏。

  板书设计

  石榴

  郭沫若爱石榴——“最可爱”画石榴

上一篇:郭沫若诗两首教学反思下一篇:郭沫若《静夜》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