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石榴》教案设计(2)(2)

2018-07-23郭沫若

  牡丹的拒绝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1)在作者印象中,牡丹的性格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文中找答案)

  参考答案:喜欢热闹,耐不住寂寞,喜欢众人的参拜和瞻仰。

  (2)文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牡丹的什么品格?

  参考答案: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牡丹的卓尔不群、不肯媚俗的高贵。

  (3)你知道关于洛阳牡丹的典故吗?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本应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传说唐朝时,女王武则天在冬天赏花,命令百花齐放,只有牡丹因为自己是花中之王没有听从,从而惹怒武氏,被逐出都城长安,流放东都洛阳,所以洛阳从此成为牡丹的故乡;第二问答案,可引导学生。

  参考“思维点拨”,学生言之成理即可肯定。

  把《牡丹的拒绝》与本课课文比较,试举例说说它们在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异同。

  提示。相同点:两文都运用拟人手法,语言生动形象。不同点: 《石榴》语言较活泼,催人向上;而《牡丹的拒绝》一文的语言则较含蓄,让人沉思等。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上一篇:《敲雪》阅读答案下一篇:思乡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