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课堂实录(2)

2020-06-20古诗

  师:理解了吗?其实漏的不仅仅是床头,应该是到处。

  生:安如山。

  师:你知道“安”可以组一个什么词?

  生:“安稳”。

  师:“安定”、“安然”都可以,那么“安如山”,就是“像山一样的安稳”。无论多大的风、多大的雨,我自岿然不动,这里,组词法是我们翻译中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们就这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了课文的大意。同学们做得非常好,并且学到了翻译的两个方法,一个是补充法,一个是组词法。

  四、赏读诗歌

  (一)与诗人同行

  师:下面我们进行本课的第三项活动:赏读课文,与诗人同行。

  读课文,将你所读的每一段用四字短语概括出来,比如第一段:秋风卷茅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二、三、四段,用四字短语概括主要内容。

  (学生默读)

  生:我觉得第二段可以概括为:诗人叹息。如果可以扩充为八个字的话可以是:“群童戏谑,诗人叹息”。

  师:群童的主要行为是什么呢?

  生:抱茅。

  师:那你们认为哪四个字更合适?

  生:群童抱茅。

  师:这样就把最主要的内容概括出来了。第三段谁来?

  生:可以是“风雨破茅”。

  师:你真不简单!这个“破”字用得真好,既照应了文题,又写出了风雨的力量。第四段呢?前面三段有具体的事,第四段是作者抒发的感慨,只要把作者的情感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就可以了,教大家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摘取原文。

  生:安得广厦。

  师:那我们就用“安得广厦”,这其实就是诗人的一种热烈的渴望。

  (二)代诗人抒情

  师:同学们,与诗人同行,我们概括了每一段的主要内容。继续欣赏课文:代诗人抒情

  怎样代诗人抒情呢?请同学读一遍示例。(生齐读)

  屏幕显示:

  读课文,请用杜甫的口吻抒情。

  例如,第一段:秋风呼啸,它无情地卷走了我屋顶的茅草,想起建盖茅屋时的艰辛,怎能不让我心急如焚?

  师:这就是代诗人抒情。设身处地,描绘“我”的见闻和感受,请同学们读二、三、四段,代诗人抒情。

  (学生自由读)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在打腹稿,有的同学在打草稿,这些方法都很好。

  生:我选的是第二段:南村孩童欺负我年老无力,竟然这样公然抢走我的茅草到竹林中去,我喊得唇焦口燥,却喝不住他们,只能无奈地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师:你的翻译味道稍微浓了一点,再加一点文学的味道就更好了。

  生:秋风破茅,散落江郊,又被群童所盗,如今又怎寻回,这可如何是好?

  (学生鼓掌)

  师:你的抒情不但注意了押韵,而且注意了骈散的结合。

  生:我选的也是第四段:黑夜漫漫难眠,思索安得广厦万间,救民于水火,平乱于急迫。忧国忧民之心顿生,憧憬,若此愿已成,吾死而无憾!

  (学生鼓掌)

  师:太好了,用现代诗歌去诠释古诗,别具一格。

  生:我选的也是第四段:现今正值安史之乱,战乱持续已六年之久,而我满腔壮志难酬,一身热血空流,在苦难中我迸发出了雄心壮志,即便悲壮,但我死而无憾。只因为苦不是一个人的苦,而是天下黎民百姓的苦。

  师:只是因为这种志是难酬之志,所以更加伤痛。

  生:我选的是第三段:屋漏偏逢连夜雨,如丝的雨不断从我的头顶漏下,屋内冰冷无衣,我和家人蜷缩于水中,本来几年的颠沛生活已让我身心疲倦,好容易觅得一方栖身处,却还落得如此惨淡。可叹!可叹!

  师:有一点要注意,雨从屋顶漏下,只是打湿了床头,打湿了屋里的东西,但是并不是一片汪洋。

  (学生笑)

  师:语言略有些不妥,但是她的味道出来了。

  生:我选的是第四段:如果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那我一个人受冻又有什么关系呢?只是天下的有志之士与我一样,有壮志而不能酬,可悲可叹!

  师:这里要强调的不是天下的士和我一样壮志难酬,而是诗人以“我”的视角来看天下寒士,诗人以牺牲自己的愿望来表达他对天下寒士的关注。同学们的代诗人抒情是如此深切动人,老师有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关注到前三段的抒情和第四段抒情的区别?

  生:我觉得是有区别的,前三段是叙事,第四段转到对时事的思考。

  师:前三段叙事抒情,而第四段是直抒胸臆,所以本课抒情的手法是不一样的。(板书:抒情间接抒情直抒胸臆)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下一二三段的抒情。第一段通过写怒号的秋风,卷飞的茅草来抒情,这种抒情的方法叫什么?

  生:借景抒情。

  师:对,也叫写景抒情,把自己的'情感融在景物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板书:写景)请看第二段。这段写了自己遭遇的一件事:群童当着我的面把茅草抱走了,这是什么抒情?

  生:借事抒情。

  师:借自己的遭遇抒情。(板书:写事)第三段有写景抒情的句子,比如“秋天漠漠向昏黑”,除了写景还有什么呢?看“娇儿恶卧踏里裂”这一句,作为一个父亲,多希望给自己的孩子以温暖,以安定。但是杜甫看着自己的儿子很冷,把被里子也蹬破了,作为父亲,没能给孩子必要的生活保障,他的心里是多么的忧伤、凄凉啊……在这里是用细节抒情。(板书:写细节)前三段,同样是抒情,又各有侧重,这样就避免了手法的单一。

  (三)与诗人对话

  师:我们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对诗人说话

  用这样的开头对诗人说几句话:“诗人啊,你……”谁先来?

  生:诗人啊,你忧国忧民,心系黎民众生,你的遭遇却让我们十分痛惜。你的屋子漏雨了,几乎没有地方落脚,但是天下之大,你又该何去何从呢?

  师:你对诗人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生:诗人啊,你忧国忧民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是凭你一人之力能有改变吗?

  师:你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社会的变革要靠大家。

  生:诗人啊,你的悲惨遭遇我们非常能够理解,我知道在安史之乱期间,百姓的日子都是不好过的,但是这又能怎样呢?这就是历史!

  (学生会心地笑)

  生:诗人啊,这凄寒的秋夜让你难眠,天下还有那么多人在这凄寒的秋夜挣扎,你心系他们,我也心系着你啊!

  师:请坐。你是一个非常有怜悯情怀的人啊。我给你补充一下,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心系天下寒士的呀?是自己的茅屋被风吹破了,漫漫长夜里,秋雨打湿了他的被子……此刻心系天下苍生尤其可贵,这种身在茅屋而心忧天下的情怀更值得敬佩。(板书:身在茅屋心忧天下)  如果一个人只抒写自己生活的贫苦,这是“小我”,但如果自己生活贫苦却不以为意,关怀着天下寒士,这就是“大我”。这也是杜甫被称为“诗圣”的原因。(板书:诗圣)所以我们说:

  屏幕显示:

  一个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别林斯基

  师:杜甫关注民生,拥有一种悲悯天下的情怀(板书:悲悯的情怀),他是一个大写的人。读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使我不由得又想起了杜甫,想起了他的悲壮的渴盼……我希望我们同学能够多一份对民生的关注,多一点慈悲的胸怀,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温暖与和谐。

  下课。

  以上内容来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希望能帮助教师朋友们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上一篇:薛法根课古诗课堂实录下一篇:伤感的失恋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