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答刘正夫书》(2)

2018-07-12韩愈

  【译文】

  韩愈陈说。进士刘正夫君:承蒙你赐书,以我做得不到之处教导我,既承蒙你的多多赐予,又愧对你如此真诚的心意。实在幸运,实在幸运1

  凡是考进士的人,对于先达之士之门哪里不可以去?先达之士对于晚生后辈,只要见他登门,哪能不回答他的问题呢?凡是来的人均以礼接待他,全长安城的士大夫无不如此,而惟独我韩愈不幸而享有善接待后辈的名声,有了善接后辈之名,毁谤也就随之而来了。

  有来问我问题的人,我都不敢不以真诚的态度来回答。有人问:“作文章应该以谁为师?”我必定恭谨地回答说: “应该以古代的圣贤之人为师。”又问: “古代的圣贤之人所写的书都在,而其文辞各不相同,应该以谁为师?”我必定恭谨地回答说: “学其精神实质,而不能照搬其词句。”又问:“作文章应该好懂还是应该难懂?”我必定恭谨地回答:“无所谓难或易,只要恰到好处就行了。”不过如此而已,并没有固定的原则:只允许这样做,而不允许那样做。

  4那些早晚常见的各种东西,人们并不那么注意看它。等见到了特异的东西,大家就都来观看并谈论它,文章难道和这种情况有什么不同吗?汉朝的文人没有不能写文章的,惟独司马相如、司马迁、刘向、扬雄为其中的最杰出者。这样看来,就是下功夫深的人,他就能得到传之久远的名声。如果人们都步趋世俗之文风,不求独树一帜,即使不被当时的人们所责怪,也一定不会传之于后世。就像你家中的各种物器,都是依赖它们而供你使用的,然而其中最值得珍重爱惜的,(古诗百科)一定不是寻常之物。那些君子之人对于文章,难道与此有什么不同吗?如今后进之士写文章,能够深入研究探讨、努力开拓进取,以古代圣贤之人为师法对象的人,虽然未必处处皆对,但关键是,如果有像司马相如、司马迁、刘向、扬雄这样的杰出人物出世的话,必定是出在这些人之中,而绝不会出自囚循守旧的人。如果圣人之道不用文章那就罢了,如果用,那就必定是崇尚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不会是其他人,而是能够独树一帜、不因循随俗的人。自从有文字以来,谁不写文章?然而他们的文章能保存到今天的,一定都是能够独树一帜的人。我经常以此来谈论这个问题。

  我对于你来说,既是志同道合举进士者,又是先考中入仕者,我又时常追随并与贤达的尊大人给事中交游,既然承蒙你的厚赐之意,我又怎能不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呈献出来作为对你的答复呢。你认为怎么样?韩愈禀白。  【注释】

  [1]答刘正夫书:本文约作于元和六年(公元811年)至元和八年(公元813年)间,时韩愈在长安任职方员外郎或国子博士。刘正夫,刑部尚书刘伯刍之子。然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刘伯刍有三子:宽夫、端夫、岩夫,而无正夫。蜀本作“岩夫”,似应以蜀本为是。刘正夫写信向韩愈求教,韩愈以此文答之,是韩愈一篇重要的文论著作。

  [2]笺:书牍。

  [3]诚然:如此真诚。

  [4]先进:指先进身人仕者,泛指先达之士。

  [5]司马相如:西汉著名的辞赋家。 太史公:指司马迁。 刘向:原名更生,字子政,汉朝宗室,官至中垒校尉,卒于汉成帝年间。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新序》、《说苑》、《烈女传》等。又喜阴阳五行,著有《尚书洪范五行传论》。 扬雄:字子云,汉代著名辞赋家。

  [6]忝:辱,辱没,自谦之词。 同道:志同道合,此指举进士。

  [7]从游:追随并与之交游。 贤尊:贤达的尊大人,此指刘正夫之父刘伯刍。 给事:官名,给事中之省称。

上一篇:韩愈与大颠的论辩下一篇:韩愈写《师说》的缘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