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会向上游翻滚吗(3)

2018-07-20河中石兽

  这篇《河中石兽》如此可疑,也不奇怪,因为它出自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姑妄听之?。。。就这么一篇道听途说、连古人都不信的文章,在201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订中,在大量的增删中,竟然得以保留。我猜想,一是因为这篇文章的内容奇特,能够吸引“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课本里其它文章绝大多数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性文章,就这么一篇能和物理知识扯上关系的知性文章,不舍得删。

  这下可好,现在当年的初中生成长为“民俗专家”了,“姑妄听之”也演变成了“重物在水流中活动的规律”了,开始为长江打捞提供严肃建议了。。。

  最后,学学谦谨低调的李小文院士的博客风格,请教一下科学网的各位研究生、教授,专家,

  (1) 河中石像,是否有其它可能的原因,导致它向上游远距离移动呢?

  (2) 如果上述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初中语文课本给出这样一篇明显违反物理基本原理的文章,要不要建议教育部从课本中删去?谁来提这个建议呢?

  补充后记:“重物在水中往上移动?”

  我在做大学化学助教时,有一道学生习题是这样的,“淘金”所用的物理原理中涉及到的最主要的物理量是什么?答案是density(密度)。答gravity(重力)是错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淘金者一般用一个箩筐盛起一箩矿沙,然后浸入水中左右晃动,不断撇去表层石块和细小沙粒,而金粒则最后呈现。之所以答重力是错的,是因为金、石、沙都受到重力,并非将它们分层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金粒密度大,所以沉于底层,不易被晃动所扰。

  这个扯的稍远,因为我想由这个问题提到一种效应,就是在晃动中,有同样密度的石块和沙子,沙子不断下沉,而石块不断上浮。这和5楼socoolsohot网友提到的“震动的箱子”一模一样。那么,这个现象是不是“民俗学家蒋永志”所说“重物在水流中活动的规律,越重的东西可能往上移而不是往下游移。”? 其实稍加细品,你就会发现,“在水中振动”和“在水流中活动”,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形。在往复振动的水中大石块上移,这个水体往复的冲击提供不同大小石块再分布所需的能量。然而,在定向的水流中,石块和沙粒受到持续的同一方向的冲击,结果被向下游冲刷,但沙子走得块,而大石块走得慢。也就是说,这个石块“往上移”,是相对于原先待在一起的沙子的,而不是相对于大石块自己原先的位置!  这其实才可能是民俗学家蒋永志心中所坚信的模糊的“经验规律”的来源。

  进一步思考,当“定向冲击”代替了“往复冲击”,石块“上浮”的效应不再存在,最可能的后果是沙子易被冲走,石块根基不牢,从而下沉。一旦沉入沙下,你那个水流还能怎么再冲击石块底部的沙子呢?或者回过头看,既然所有“石块往上游”讨论都是基于水流冲击石块脚下的沙子,哪里来的沙子又把石块垫到上游去了呢?

上一篇:《河中石兽》原文注释及翻译下一篇:《河中石兽》读后感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