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心理学家西蒙娜在《第二性——女人》一书中说过:“自我陶醉者(自恋者)总是以她想象中的自己来表明一切,这样她自己也整个的毁灭”。林黛玉这个中国封建时代聪明、美丽、心性高洁的贵族少女,正是在她那无以复加的顾影自怜中想象着、扩大着自己的美丽和不幸,酿造着、品尝着人生的苦酒,她那先天不足的“病心”终于在她无以复加、彻里彻外的自恋情绪催促作用下,被自己折磨得奄奄一息,并由于客观环境的变迁而最终破碎。她的生命之弦在她“太过”得“可裂金石”的心性之下,芽?然崩断。林黛玉的爱情和人生悲剧就如此酿就了——这是前所未有的社会悲剧,是古今罕见的“任情者”的悲剧,是一个自恋女子的悲剧。
以下再作三点补充。
第一,这里对林黛玉人生悲剧原因的解释,符合曹雪芹的创作主旨。作者塑造林黛玉这一文学典型的确饱醮着喜爱之情,他也许不会自知地挖掘人物身上的现代意义上的自恋情绪,但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是本着“亲闻亲见,追踪蹑迹、实录其事”的原则创作的,因而他笔下的人物“不虚美,不隐恶”,故鲁迅先生称之为“为亲见闻,为说真实”,“并陈美恶,美恶并举而无褒贬”。可见无论作者怎样偏爱林黛玉这一人物,他的创作主旨也决定了他在赋予林黛玉聪明、善良、率真、孱弱、感伤之殊美的同时,也不会忘记从生活实际出发,“实录”其性格“大善中之不善”(这里借指自恋情绪)。
第二,以往的评论一致把林黛玉当成“封建叛逆者的理想形象加以泣颂,夸张了她的美质而忽略了她的“不善”,即这里所归结的自恋情绪。既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粹的事物和绝对纯粹的人,作为解读者,我们在考察林黛玉这一美丽纯洁少女形象的时候,也不应忽视这一真理,必须充分挖掘出人物性格当中不那么纯,不那么美的一面,这非但不影响人物的完整,反而在病态性格特征与闪光性格特征的生动交织中,使人物更加真切、可信而有魅力。 第三,全面考察林黛玉的性格特征,充分挖掘其“大善中之不善”,是对这一审美典型的审美价值增重、增厚的过程。林黛玉这一寄托着作者最高审美理想的审美典型,反映了人的全部生动性、丰厚性和复杂性,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审美典型给人的审美满足是多样的,欣赏者可以从自身需求出发从同一审美对象中得到不同的审美感受。林黛玉这一悲剧审美典型以她特有的“囫囵不解”(脂评17—18回),以她特有的美丽、感伤与自恋情绪,以她身上所笼罩的美的毁灭的浓重悲剧气氛,使人体验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生存、追求、爱、超越的痛楚与艰难,更在这体验中得到苦涩的审美满足。更有意味的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们,常可以不断地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林黛玉的影子,尤其是与之相似有着丰厚天资、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女子,都可产生和林黛玉一样深刻的人生体验,亦可从林黛玉的可欣赏、可同情而不可效仿中,得到深刻的人生警示——从这个意义上说,带有自恋情绪的文学典型林黛玉具有超时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