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书幽芳亭记
【宋】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日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日:“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招魂》日:“光风转蕙泛崇兰”,是以知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千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千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赏析】
黄庭坚的《书幽芳亭记》,堪称与《爱莲说》相比肩的精美小品。
黄庭坚一生风波跌宕,饱受磨难。在北宋党争中,他属旧党,屡遭贬谪。但无论处于何种艰难的境地,他都以气节自励。此文就是他高尚品德的流露。他以自己的实际行为,达到了“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的至高境界。
中国古代历来有“芳草美人”的传统,这是典型的类比手法:以自然界的某种动植物来类比人的品行。周敦颐建立起了莲与君子之间的牢固类比关系,黄庭坚此文则建立起兰与君子之间的牢固类比关系。
本文一开始就连用三个类比:国士、国色、国香,将兰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楚之逐臣”是指屈原。屈原在《离骚》里种兰、佩兰、赋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以兰来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黄庭坚指出兰与君子十分类似:“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君子就像兰花,从不吹嘘自己,也不因无人赏识而愁闷,在遭受外界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两句话的精警,可与“出淤泥而不染”相比肩。
本文文辞简约,句式整散结合,偏重于整句,流畅自然,读之给人幽香淡远、回味无穷的韵致。
【练习】
a.其视椒则远矣视:
b.不为无人而不芳芳:
c.莳以砂石则茂莳:
d.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时: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自古人知贵兰”的原因的一项是:()
①不为无人而不芳②来岁不改其性③沃以汤茗则芳
④平居与萧艾不殊⑤清风过之,其香蔼然⑥其视椒则远矣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②⑤d.③④⑥
3.翻译下列句子。
(1)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2)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
【参考答案】
1.比;花草发出香味;栽种;时节。
2.c(③是“兰蕙”所相同的,④是说兰与“萧艾”没有什么区别,⑥说的是“蕙”。)
3.(1)兰花(虽然)经历雪霜的残酷摧残而衰败,(但是)来年仍不改变自己的本性。
(2)等到它们开花,一枝干上就一朵花却香气扑鼻的是兰花,一枝干上有五七朵花但是香气不足的就是蕙。黄庭坚诗歌阅读及参考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