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面对现境时,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的确,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但边听边饮,却不期然而然追忆起“去年”所历类似境界: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有些东西不一样了,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教人生出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于是词人不由得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感喟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有感性活动,更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所折射出的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天然奇偶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朗朗上口,寓意深婉,缠绵悱恻,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的表现力体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宛如天成,也是这首词脍炙人口的重要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蕴。鲜花凋零,暖春消逝,时光飞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纵扼腕惋惜亦无济于事,无奈地喟叹“无可奈何”,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零消逝,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尽管花落、燕归是眼前景,但一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联系,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交织,蕴含着深切的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也许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知识这种重现不等同于原封不动的美好事物的重现,只是“似曾相识”罢了。句中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此联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作者独自一人在花径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根本的原因便是于情中有思。情是诗词的骨,思是诗词的魂,有骨而无魂,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有魂而无骨,是为生搬硬套,只有骨魂齐全,方能以情动人,以思启人,这样的诗词才能源远流长,传诵千年,绵绵不绝,成就经典。我们平时写文章亦是如此,不仅要饱含情感,还要有自己的深思熟虑,方能成为写作界的战斗机在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
再回到词中,作者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给人以哲理的韵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的问题。涉及到了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所谓手段高超,宛若春雨“润物细无声”。轰轰烈烈直接表现出来当然可以给人以当头一喝之震慑效果,但是“润物细无声”的柔媚手段亦别有一番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