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优质课导学案(2)

2018-07-20湖心亭看雪

  一、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杭州西湖风光图片

  第一组:(春夏秋冬) 苏堤春晓 曲院风荷 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

  第二组:(朝暮) 苏堤春晓 花港观鱼 雷锋夕照 三潭印月

  配乐朗诵: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朗读感知:

  1、朗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齐读课文,师生互助完成朗读节奏的划分;

  (3)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并对文句、内容等大胆提出质疑

  (4)小组讨论交流、质疑解难,同桌相互讨论,共同解决

  三.精讲点拨:

  (一).理清思路,走进作者心中的湖心亭

  1、张岱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去的湖心亭?

  2、他是怎样去的?

  3、沿途所见何物?

  4、在亭上有什么奇遇?

  5、舟子是怎样评价张岱今晚的举动的?

  (二)欣赏美点

  (教师点拨: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找出文中 景物描写雪景的词句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反复阅读课文, 找出文中 景物描写雪景的词句,用下列句式说话:

  “我认为 这几个词用得好,它好在 ”

  例: 作者叠用三个“与”字,把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表现了出来这是对湖心亭雪景的总体描绘

  2、“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作者通过这些高度准确而形象的数量词,暗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的、依稀恍惚之感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3.体悟感情

  a. 湖心亭巧遇是叙事、是抒情?

  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

  b. 品味舟子的话: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所谓“痴”正是一般俗人所不能理解的清高、超逸的情怀

  学生由此生发开去,大胆提出自己的理解

  “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说?作者的呆气体现在哪些地方?

  (1)痴行:找出来,如何理解他的行为?(天寒地冻,夜深人静时跑到湖上看雪实是怪异)

  表现他不愿看见人,不愿人看见 的文人雅士的孤傲清高,孤独避世的忧愤

  (2)痴景:A,天寒地冻,夜深人静,他看到的湖心亭的雪景是怎么样的?……

  B,这是一种美吗?怎样理解这种美?(结合图片,讲解白描)

  天地苍茫,人物渺小,这种对比,创设出一种悠远脱俗的意境,透出一种白昼看不到的梦幻般的朦胧美也反映出他不同流俗的审美趣味(与众不同之处,痴之所在)

  C,作者钟情这样的景色,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心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湖山夜雪图的苍茫悠远,暗合了作者的清高避世的心理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孤寂无依、伤感茫然的思想感情,这时,天地人情已完全融为一体了情景交融,景成了情的载体,成了情感寄托的对象了

上一篇:《湖心亭看雪》读后感作文500字下一篇:高考必背古诗文《湖心亭看雪》文言文原文译文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