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课堂练习及答案(2)

2018-07-16记承天寺夜游

  (1)念无与乐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解题思路如下:

  答案:(1)(我)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

  (2)只是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8.此文是苏轼在遭遇文字狱被贬到黄州,近于流放的境况下所写。请你认真品读,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要联系当时的背景、作者的处境作答。应抓住题目提示和文章中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来谈。

  答案: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颇深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延伸提能力】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

  (3)明年春,水落 ______________

  (4)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同,共同 (2)只 (3)第二年 (4)早晨

  10.翻译下列句子。

  (1)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水中水藻、荇菜交互错杂,原来这些都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2)(遇到)刮风、下雨,天色或阴或明的时候,俯视仰望山间的景象,更是瞬息万变。  11.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及“怀民亦未寝”两句,体现了作者在贬官黄州期间朋友甚少,惟张怀民与自己心境相同,可以同乐。

  B.【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作者以丰富的想像,虚写夏夜月光,于平常事物中味常人不能味之情趣。

  C.【乙】文交待了放鹤亭名称的由来,并具体描写了放鹤亭的特点。

  D.从【乙】文的描写中,可以看到张君尽享自然之趣的人生态度。

  【解析】选C。【乙】文主要交待了放鹤亭名称的由来,并未具体描写其特点。

  12.你如何理解【甲】文中“闲人”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有闲情雅趣的人(表现了作者醉心自然之趣,自我排遣的旷达情怀);②怀才不用的人(仕途失意的落寞)。《记承天寺夜游》课堂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上一篇:《水调歌头》《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与《小石潭记 》比较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