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以及答案(2)

2018-07-20记承天寺夜游

  (一)阅读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7~11题。(共7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夜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7、解词。(1分):念( )

  8、翻译句子。(2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译文:

  9、品析文中划横线句子的妙处。(2分)

  答: 。

  10、本文写作时,苏轼已被贬黄州。当时,他备受监视,近乎流放。揣摩文章最后一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

  答: 。

  答案: 7、考虑、 8、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就一起到庭院中散步。 9、“积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意思对即可) 10、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身的感慨;被贬的无奈寂寞;虽屡遭贬谪,但仍乐观豁达。(至少说出两种情感,意思对即可)

  (三)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3-5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 ②相与步于中庭 步:

  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

  5.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3分)

  答:

  答案: 3、 1 念:考虑、想到 步:散步、漫步(每空0.5分) 4、 2 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5 、3 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答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即可给分);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

  (答出如何巧喻月色得1分,答出表现的心情,言之成理得2分)

上一篇:2016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 诗意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