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
国学大师季羡林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人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留学德国是季羡林学术生涯的转折点。此后,季羡林走上东方学研究道路。他于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进入古稀之年后。季羡林的学术生命仿佛进人了黄金时期。尽管行政事务和社会活动缠身,他依然故我,“咬定青山不放松”,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潜心研究,勤奋写作。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
人物事件
虽卧病榻笔耕不止
自1997年第一次白内障手术之后。季老身体各器官就总不断出毛病,常常要住院。不过,季老对此却很坦然:“我现在就是一块老表,零件有点老化,擦上点油,修理一下,还是可以再走几年的。”
为了写书,他曾经天天拖着蹒跚的双腿,步行五六里路到北大图书馆查资料,把当时白内障尚不严重的双眼累得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而季老身边的工作人员更是在私下里称他“受了甘地的影响,完全就是一个自虐狂”。惜时如金的季老,总是不知疲倦,发奋忘我地工作,即使在医院治疗,仍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写文章。每天清晨吃过早饭,他便迫不及待地开始看书和写作,直到医生查房方肯停下;午睡过后依然如此。不到晚饭时间,笔和纸是不会从他手中离开的。已经动过三次手术的眼睛不能长时间看书,他就让工作人员帮着念报读书。一天总要读书写作四五个小时以上。他说:“我性与人殊,越年纪大,脑筋好像越好用,于是笔耕也越勤。”在医院里每天完成二三千字的文稿对季老来说属家常便饭。
请辞三顶桂冠
季羡林在写作《病榻杂记》时。经过一番认真思考和比较之后,在病榻上以《辞“国学大师”》《辞“学界泰斗”》《辞“国宝”》三节内容,昭告天下:把这三顶别人加在他脑袋上的桂冠统统摘下来。这样的“大举动”绝不是季先生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之后真诚的心迹袒露。早在2006年1月9日,结集了季羡林先生一生回忆文章的《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文集》在北京首发。据该书编辑、季老学生梁志刚透露,在该书出版之际。季老将编委会撰写的丛书序言中,所有称呼他为“国学大师”、“国宝级学者”的字眼全部删除,并告诫梁志刚等人说:“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师?我生得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个杂牌军而已,不过生得晚些,活得时间长些罢了……这不是谦虚,是实事求是。”《病榻杂记》出版之际,他明确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