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夹竹桃》教学设计(3)

2018-07-20季羡林

  引读—

  生: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那生又举手:老师,不对,一年有四季,夹竹桃只奉陪了三季,为什么冬季不奉陪了?我觉得这不太好。

  师:你很会质疑,想必是认真思考的结果。我想,夹竹桃也有累的时候,它也需要休息、需要调整呀!如果没有冬天的蕴藏,何来其它三季的绽放呢?再说,“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现在你能理解夹竹桃的冬天的隐退了吗?生点头。)

  [点评:真是难为曹老师了。我们心里在斥责这个学生的“无礼”的同时,佩服曹老师的爱生情怀和教育耐心,更加佩服的是曹老师智慧的处理。教者引导的多好啊,夹竹桃冬天的引退,冬天的蕴藏,不正是为了三季的绽放,不正像季老伟大的人格啊。]

  师: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师:同学们,当夹竹桃的韧性在你我心中悄悄生根时,我的心头随之还产生了一个疑问。课文题为“夹竹桃”, 著名的散文家季羡林先生为何洋洋洒洒用了200来字,一口气介绍了14种夹竹桃以外的花,却只字不提夹竹桃,是浪费笔墨了吗,是离题万里了吗?

  生:我觉得作者写其它花是为了对比烘托夹竹桃的韧性。

  师:原来如此,想必这就是散文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

  (板书:对比烘托 形散而神不散)

  [点评:曹老师悟性真的太高了。她现在格外关注了文本的体裁,渗透了对比烘托的写法和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笔法。这是我们研讨后的一大进步啊。我高兴。]

  师:夹竹桃有着如此的韧性,难怪作者爱上了它。

  师:你爱夹竹桃吗?请用你的朗读毫无保留地向夹竹桃表达你的爱意吧!谁来试一试?

  一生读。齐读。

  师:好一群夹竹桃的知己啊!

  师:其实作者喜欢夹竹桃的韧性,还有另一个原因,想了解吗?

  师(简介作者): 季羡林,生于1911年,1930年考上清华大学,1934年前往德国哥廷根大学深造,由于二战爆发,回国受阻,饱受思念的煎熬的他仍苦读不辍。1946年,他回到阔别11年的祖国,任北大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在文革的十年浩劫中遭受迫害,惨挨批斗,还被关过牛棚并下乡劳改。当时许多同志都不堪忍受这种非人的生活,但他不抱怨,不自弃,最终挺了过来。文革后他重见天日,恢复了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职位,还当过北大副校长,且笔耕不辍,著作丰硕。

  师: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吗?

  [点评:我看到曹老师在读,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脱稿讲述,效果会更好。]

  生:我读懂了季羡林先生就像夹竹桃一样充满韧性。

  生:季羡林先生没有在文革中倒下,是因为他有着夹竹桃般的韧性。

  师:同学们,正是夹竹桃般的韧性,支撑着他一步步走向成功。从这平凡的夹竹桃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借夹竹桃他道出了自己的情怀。

  (状物咏怀)

  [点评:好一个状物咏怀,让学生自然明白了花与人的相似之处,花似人,人似花,文章不是无情物,而是作者感情的流露,精神的寄托,人格的象征。]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此段。相信你必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点评:一读再读,每一次的读都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情感,这里的读无疑是在学生理解作者的蕴意之后,升华感情的读。太好了!]

  师:想到自己的坎坷经历,看着这充满韧性的夹竹桃,季老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板书:爱)

  ——齐读第一段: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点评:再次回应第一段,使得教学有了完整性。]

上一篇:季羡林《夹竹桃》教案下一篇:季羡林《夹竹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