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三思而行》练习及答案(2)

2018-07-21季羡林

  ⑦所以,我赞成孔子的“再,斯可矣”。

【练习】

  1.整体阅读,最后一段划横线的部分应该填写以下的哪个观点?( )(3分)

  A.季文子的“三思而行”。

  B.人们要求诸葛恪的“每事必十思”。

  C.崇拜希特勒人的“说干就干,不必思考”。

  D.孔子的“再,斯可矣”。

  2.结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1)作者说要“数典不忘祖”,在第②段中,他数了哪些典?请你列举出来。(4分)

  (2)本文第⑤段作者举希特勒崇拜者行为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他的什么观点?请引用此段原文回答。(3分)

  3.文章第②段中列举《论语正义》和《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注》中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4.对季文子的“三思而后行”,孔子主张“再,斯可矣”,本文作者是怎样解释孔子的这一主张的?(3分)

  5.文章最后说“所以,我赞成孔子的‘再,斯可矣’”,作者的依据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 D

  2 (1)1.《论语•公冶长第五》2.《十三经注疏》3.《论语正义》4.《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注》。(4分)

  (2)碰到一件事,决不能不思而行,鲁莽行动。(3分)

  3.是为了说明二千六七百年以来,“三思而行”几乎得到了历代天下人的赞扬。(3分)

  4.遇事必须深思熟虑。先考虑可行性,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然后再考虑不可行性,也是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正反两面仔细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做出决定,立即行动。

  5.①自己的切身体会,证实多思有时会使人懵懂而误大事。②举昔时德国法西斯信徒“说干就干,不必思考”的材料,申明决不能不思而行,鲁莽行动更不行。

上一篇:季羡林《忘》练习及答案下一篇:季羡林《论压力》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