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对家庭的一个情结主要讲的是什么呢?大家是否清楚呢?
父亲的家庭情结
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的父亲,在家庭这个问题上,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他本来在农村有一个自己的家,可是竟不得不寄居在城里其叔父家里。他本来有自己的意中人,可偏偏娶了一位自己无意的女人为妻。理智上,他承认自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除了生育后代,还必须承担起维持家庭的责任。然而,他与这个家庭又如此格格不入。农村的那个家,距离越来越远了;城里的这个家,也并没有贴近。从他个人的愿望来说,他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没有任何家庭羁绊的自由人,由他自己去建立理想家庭。
个人从旧式家庭里解放出来,正是那个时代革命大潮的一部分,许多人为了实现个人的解放,就背叛家庭,走上革命的道路,可是,父亲没有这个勇气,他走的是委曲求全、向家庭妥协的道路,这种态度一直保持到他人生的最后。
如果父亲能够有一位可心的女人做妻子,或许还不至于对这个家有不良情结。可是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父亲曾经在文章中写道,当时他心中可意的人是“荷姐”,我的四姨,而不是我的母亲。于是,他终身背着这个感情的包袱,生活得十分沉重。
可是,父亲从来没有直面过这个问题,对我和姐姐或其他家人更是讳莫如深。我和姐姐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参加了工作,我们常暗示要将母亲接到北京来,这时他才说了一句话:“我和你妈没有感情。”这是拒绝我们的建议,也是真话。
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就的婚姻不一定都是悲剧,在很多情况下,也能成为喜剧,例子随手可拾,我也看不出父母的结合就一定要酿成悲剧,但他们为什么不可以产生感情从而营造幸福家庭呢?父亲为什么不去做这个努力呢?为什么他只是含着不满,听之、任之、受之、冷漠处之呢?我至今没有答案。
父亲骨子里就是一个有背叛思想而没有背叛勇气的人。他既不背叛,又不去培植爱。或许他会说,他压根儿没有想到背叛,他是为了求仁,才委曲求全的。但他却没有说他为什么不去培植对家的爱,或许那样做对他说来太过勉强,太不情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大学毕业了,他在济南当了一年中学教员,然后幸运地去德国留学。
父亲一个人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攻读枯燥无味的学问,饱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饥馑和各种危险、苦难。但即便在那种严酷的条件下,父亲还是有机会体味到几个家庭的温暖:章用家,他的女房东家,伯恩克家、迈耶家,弗里堡的克恩家……其中迈耶家的大姑娘伊姆加德对父亲表示了爱意。他们同时坠入了爱河。伊姆加德劝父亲留下来。当时,父亲还有可能应聘去英国教书,可以把伊姆加德带去在那里定居。可是,经过慎重的考虑,父亲还是决定把这扇已经打开的爱情之门关起来。
父亲的这一决定当然可以誉为美谈,可以说是“仁”的胜利。可是这个“仁”却成了我们这一家继续上演悲剧的种子。他的这种选择,也给伊姆加德制造了终生的悲剧――据说她因此终生未嫁。